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关于印发《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国家海洋局  
【发文字号】 字号
【发布日期】 2006-04-19
【实施日期】 2006-04-19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部门规章
【法规类别】
关于印发《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厅(局),北海、东海、南海分局,监测中心、信息中心、技术中心,中国海监总队:
  为推动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业务化运行工作,现将《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总体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根据《方案》要求,抓紧推进有关工作。

国家海洋局
二○○六年四月十九日

  附:
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总体实施方案


目  录
1、编制依据 1
2、总体目标和原则 2
2.1总体目标 2
2.2阶段目标 3
2.3基本原则 3
3、系统总体结构 4
3.1系统结构 4
3.2数据流程 6
4、动态监视监测主要业务工作 7
4.1卫星遥感监视监测 7
4.1.1监视监测内容 7
4.1.2监视监测范围 7
4.1.3监视监测精度 7
4.1.4监视监测频率 7
4.1.5监视监测产品 8
4.2航空遥感监视监测 8
4.2.1监视监测内容 8
4.2.2监视监测范围 8
4.2.3监视监测精度 9
4.2.4监视监测频率 9
4.2.5监视监测产品 9
4. 3 地面监视监测 9
4.3.1监视监测内容 9
4.3.2监视监测范围 10
4.3.3监视监测频率 10
4.3.4监视监测产品 10
4.4业务应用系统运行 10
4.4.1海域使用动态监控与指挥 10
4.4.2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业务管理 10
4.4.3海域动态评价与决策支持 11
4.5海域管理信息服务 11
4.5.1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公报 11
4.5.2网站信息发布 11
4.6 数据更新与系统维护 11
5、能力建设 11
5.1业务机构建设 11
5.1.1国家级业务机构建设 12
5.1.2省级业务机构建设 13
5.1.3市级业务机构建设 15
5.2监视监测数据库建设 16
5.3传输网络建设 17
5.3.1建设内容 17
5.3.2建设方式 19
5.4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应用系统建设 19
5.4.1海域使用动态监控与指挥办公系统 19
5.4.2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业务管理系统 20
5.4.3海域动态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 20
5.5 信息发布平台 21
6、组织管理与质量保证 21
6.1组织管理机构 21
6.2业务运行 21
6.3管理制度 22
6.4技术规范化 22
6.5质量保证 23
6.6技术培训 23
7、进度安排 23


1、编制依据
本实施方案编制的主要依据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建立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对海域使用状况实施监视、监测"。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国发[2003]13号)指出,"努力发展海洋信息技术,建立海洋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大力推进海洋政务信息化工作"。
国务院2002年17号关于"中国建设信息化要政府先行"的文件要求,"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本数据库"。
国务院关于全国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国函[2002]77号)要求,"建立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海洋功能区划管理信息系统,为建立海域使用与环境保护动态监视监测网络体系、全方位动态跟踪和监测海域使用状况与环境质量状况、强化政府对海域使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的实时监督管理提供基础依据,实现与政府电子信息平台相联结,促进海洋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信息化,提高各级海洋管理部门和其他涉海部门的综合决策能力和办事效率"。
2004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开发海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要加强海洋调查、评价和规划,全面推进海域使用管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促进海洋开发和经济发展。"
2004年,温家宝同志向国家海洋局下达重要指示:"国家海洋局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规划、立法和管理上",并要求"海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加强,管理要统一、有序、有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强化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生态,开发海洋资源,实施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完善海洋功能区划,规范海域使用秩序"。
《关于印发<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建设与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国海管字[2006]134号)指出:"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项目是贯彻实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重要工作内容,对提高海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重大作用"。
2、总体目标和原则
2.1总体目标
在现有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的基础上,以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监视监测为数据采集的主要手段,实现对我国近岸及其它开发活动海域的实时监视监测;以先进、实用和可靠的数据传输与处理技术,实现监视监测数据的完整、安全和及时传递;以政府管理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由海域使用动态监控与指挥办公、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业务管理、海域动态评价与决策支持三个应用系统组成的、可长期、稳定、高效运行的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业务体系,形成业务化运行机制;并通过本业务化系统的运行,确保我国各级海域使用管理部门能实时把握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缩短行政审批周期,适时制定或调整我国海域使用管理政策,实现办公数字化、管理规范化和决策科学化;同时确保社会公众能及时了解我国海域使用管理政策和海洋开发现状,促进海洋开发的合理有序、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2.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06~2008年
完成国家、省、市三级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软硬件和传输网络建设,完成海域使用动态监控与指挥办公系统、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业务管理系统和海域动态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形成集数据采集与传输、评价与服务的业务化运行网络和工作机制,建立监视监测产品发布制度。
完成一次2.5米精度卫星遥感监视监测、每年两次20米精度卫星遥感监视监测(2007年起)、每年一次重点海域航空遥感监视监测(2007年起)和实时的地面监视监测。
第二阶段:2009~2010年
加强县级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能力建设,形成市、县联动海域核查与信息反馈机制,推动系统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业务化运行。
完成一次2.5米精度卫星遥感监视监测、每年两次20米精度卫星遥感监视监测、每年一次重点海域航空遥感监视监测和实时的地面监视监测。
2.3基本原则
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并坚持以下4项原则:
(1)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系统建设和运行由国家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2) 需求主导,服务管理。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的内容要围绕海域管理现实需求,为实际管理工作服务,内容设定上要有针对性,宁缺勿滥。
(3) 讲求实效,重点突出。系统建设要由简单到复杂、简便实用,重点保证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地业务化运行。
(4) 统一标准,形成体系。制订统一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评价和信息发布技术标准,强化管理与技术相结合,形成完善的业务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
3、系统总体结构
3.1系统结构
国家海洋局统一负责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系统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主要包括国家、省、市三级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三级监控与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