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关于发布《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的通知 各铁路局,各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铁科院: MACROBUTTON 标题现发布《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由主编单位铁科院另发单行本),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应结合工程实际,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二○○六年三月一日 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 目录 1范围 2总则 3规范性引用文件 4符号定义 5扣件系统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7验收规则 8标识与包装 9质量保证 附录A弹性垫层静刚度测试 附录B弹性垫层动刚度测试 附录C扣件系统节点静动刚度测试 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 前言 本技术条件是根据最高速度350km/h客运专线及最高速度250km/h客运专线(兼顾货运)线路对扣件系统的要求而制定的,适用于标准轨距铺设中国60kg/m钢轨无缝线路的扣件系统。 本技术条件制定时,参照EN、BS以及JIS等有关标准,并结合我国高速铁路的前期科研成果及工程实践,使性能指标、试验方法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与国际接轨并满足客运专线的要求。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有碴和无碴轨道客运专线扣件系统。 应用本技术条件时应结合具体线路条件制定具体细则,但最低要求不得低于本技术条件的规定。 本技术条件负责起草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肖俊恒、赵汝康、方杭玮、毛昆朋。 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科学技术司负责解释。 1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最高速度350km/h客运专线及250km/h客运专线(兼顾货运)用扣件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标识与包装和质量保证。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有碴和无碴轨道客运专线扣件系统。 应用本技术条件时应结合具体线路及环境条件制定细则,但最低要求不得低于本技术条件的规定。 2总则 2.1扣件系统应满足安全、可靠和乘客舒适的要求。 2.2扣件系统应满足的运营条件 最高速度350km/h客运专线:轴重:170kN(轴重可能增加10%)。 最高速度250km/h客运专线:最大轴重:230kN(轴重可能增加10%)。 2.3扣件系统应采用较少零部件,安装方便,且维修工作量少。 2.4扣件系统(除预埋件外)使用寿命不少于10年,或通过总重不少于7亿吨。 2.5供货方应提供各零部件的技术要求,并满足本技术条件的规定。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条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条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条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条件。 EN13146-1铁路应用—轨道—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1部分:钢轨纵向阻力的测定 EN13146-4铁路应用—轨道—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4部分:重复加载的影响 EN13146-5铁路应用—轨道—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5部分:绝缘电阻的测定 EN13146-6铁路应用—轨道—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6部分: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 EN13146-7铁路应用—轨道—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7部分:扣压力的测定 EN13481-2铁路应用—轨道—扣件系统性能要求—第2部分:混凝土枕扣件系统 GB/T9758.1《涂附模具用磨料粒度分析第1部分:粒度组成》 TB/T2344《43~75kg/m热轧钢轨订货技术条件》 4符号定义 L——轮轨力的横向分量,kN; PL——作用于单根轨枕平行于轨枕底面的荷载分量,kN; PV——作用于单根轨枕垂直于轨枕底面的荷载分量,kN; V——轮轨力的垂向分量,kN; X——L作用线与轨头轨距角圆弧中心的距离,mm; α——荷载作用线与轨枕承轨台的垂直线之间的夹角,o(度)。 注: 注:1荷载作用线 2轨距角圆弧中心 图1荷载作用位置(略) 5扣件系统技术要求 5.1适应钢轨类型 扣件系统应按中国60kg/m钢轨断面设计。对于钢轨接头处,扣件系统应不妨碍钢轨接头联结部件的安装。 5.2轨距 5.2.1标准轨距为1435mm(指轨顶面以下16mm范围内两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 5.2.2供货方应提供计算,表明扣件系统可能引起的静态轨距最大变化。计算应按TB/T2344《43~75kg/m热轧钢轨订货技术条件》给出的钢轨断面名义尺寸并应包括钢轨在扣件组装内位置的任何假定以及扣件系统所有零部件的公差。 5.2.3扣件系统组装后应保证轨距偏差在±1mm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