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王众孚局长和刘玉亭副局长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2005年8月18日至19日,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王众孚局长到会作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交流了2003年8月以来全系统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和“金信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对下一阶段主要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刘玉亭副局长在会议结束时作总结讲话。现将王众孚局长和刘玉亭副局长在会议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五年八月三十日 附: 王众孚局长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5年8月18日) 同志们: 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是总局2003年根据创新监管制度、加强对市场主体全面监管的需要,在全系统推进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对于从源头上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这项工作得到了吴仪副总理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给我们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几年来,各省(区、市)工商局认真贯彻吴仪副总理重要指示,按照总局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总结交流两年来全系统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情况和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继续深化市场监管制度改革,不断提高监管执法水平。 这次会议在上海召开,受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陈良宇书记、韩正市长非常关心,亲自部署和过问会务工作。周太彤副市长今天在繁忙的公务中还亲临会议指导,刚才又作了重要讲话,使我们深受感动。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对我们的工作也很关心和支持,分别派代表出席了今天的会议。上海市工商局的同志们为开好这次会议,精心筹备,周密安排,为我们提供了周到的服务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我代表总局党组和与会各省市代表,对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对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代表和新闻界的朋友,对上海市工商局的同志们,表示真诚的感谢!我们这次会议有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有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在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开得圆满成功,达到预期目的。 上海是个古老的工商业城市,又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先后作出了浦东开发开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最近又决定在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上海的新一轮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之一,并正在努力向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奋斗目标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的科学决策,得益于政府部门高效的行政管理,得益于政府信息的透明公开,得益于政府规则与市场规则的较好结合。我们选择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日益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召开这次会议,可以直接耳闻目睹上海市的领导和人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学习借鉴他们的开拓创新精神、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好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工作,一直是做得很好的,既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又有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果,为促进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不少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不仅在上海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也在全国工商系统引起了良好反响,有的工作还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肯定。吴官正同志在考察调研中、吴仪副总理在全国工商工作会议上,都曾对上海市工商部门的工作给予表扬。上海市委、市政府对上海市工商部门的工作也是给予充分肯定的。我感触比较深的有以下几点:一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大力支持,这是做好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二是上海市工商局在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尽职尽责,力度很大,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三是上海市工商局在促进改革发展方面,尽心尽力,效果明显,为促进上海经济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四是上海市工商局在推进市场监管制度改革方面勇于探索,善于创新。近些年率先推出了告知承诺、综合监管、分类管理等改革举措,不仅取得了提高监管执法效能的实实在在的成果,也为全系统推进监管制度改革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五是上海市工商局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更新观念,创新举措。提出打造“诚信工商”,用先进的理念和现代管理思想引领各项工作,在全系统率先开展企业注册官制度试点工作,有力地提高了各级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和监管执法水平,提升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形象。总体来说,上海市工商系统开拓创新意识较强,各项工作富有成效。我们这次在上海开会,也为各地的同志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机会。 在这次会上,玉亭同志将代表总局党组作工作报告,对前一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对下一步的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希望同志们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推进企业信用监管和搞好企业登记注册工作,谈点认识和意见,供大家研究讨论。我讲两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加强企业信用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企业信用状况直接关系市场交易安全和经济秩序。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就是根据企业信用状况,依法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因此,加强企业信用建设,不仅是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基础,更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我们要从这个意义上深刻认识加强企业信用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全面、准确掌握企业信用状况,切实搞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通过坚持不懈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进一步推进企业信用建设。 (一)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必须自觉在生产经营中遵循这一目的,必须坚持遵章守法、讲求诚信。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失信行为,不仅与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背道而驰,还会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形成健康良好的社会秩序、营造人人讲求诚信的良好氛围、确保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企业只有充分讲求诚信,自觉防范和抵制违法违章行为,才能正确处理与消费者的关系,才能真正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三)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要求。诚实守信,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保障。只有真正诚信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增强竞争力,才有健康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不讲诚信,坑蒙拐骗,必然被广大消费者所抛弃,必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总之,企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对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部门,肩负着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切实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为促进企业信用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加强监管,优化服务,切实做好企业登记工作 企业登记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企业登记监管工作,依法确认市场主体资格,强化对市场主体市场交易、市场竞争和退出市场行为的全程监管,为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一)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努力建设信用工商。依法监管,是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为经营者和消费者服务、为促进改革发展服务,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改进管理、提高效率,是为改革发展服务;强化监管、严格执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样是为改革发展服务,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正如吴仪副总理所强调指出的,监管就是服务。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吴仪副总理的重要指示,以建设信用工商为重点,依法监管、优化服务,努力实现监管与服务的统一。建设信用工商,最根本的要求是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增强服务意识,弘扬敬业精神,营造良好政风,提升监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信赖的工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