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长会议有关讲话的通知 质检特函〔2005〕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长会议于2005年6月21日至22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为了贯彻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今年下半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讲话稿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贯彻执行。 二OO五年七月十一日 附: 张纲局长在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长会议上的讲话 (2005年6月21日) 这次会议是贯彻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和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各项任务的一次会议。会议在河南省召开,是因为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有很多方面值得全国借鉴。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认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方向和奋斗目标 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如何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上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这是我们必须回答和实践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从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性。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运行安全。如果特种设备事故频频,人心惶惶,至少在三个方面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一是对社会成员而言,没有安全就没有和谐;二是对社会的管理者而言,不能体现以人为本;三是对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而言,是不科学、不全面、也是不能持续的。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提出的要求,至关重要。截止去年底,全国固定式特种设备数量增加到347万台,压力管道达75万公里,气瓶1.22亿只。数量如此之大,应用范围如此之广,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如此之密切,都是空前的。所以,做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意义重大,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绝不能因为特种设备事故、特别是万台事故率连年下降而减少对其地位、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更不能放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到位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包括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充满活力、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项基本内容。怎样在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怎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出应有的贡献,我认为主要是坚持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和实践: 第一,一定要把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作为我们工作的最高目标和唯一目标,力争最大的工作实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第二,一定要把法制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抓紧完善立法,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切实规范执法,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和把关能力,把安全监察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大力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的法制宣传,倡导、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提高相关单位做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只有夯实法制基础,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从深层面上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第三,一定要不断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学监管工作模式,包括管理体制、工作机制、监管方式、科技进步和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等。这三个"一定",是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战线的同志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要求,我们应该联系工作实际,坚定信念,不断进取,力争取得实效。 (三)认真贯彻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意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工作实践中。 今年年初总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意见》,这是总局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经过全国特种设备安全各类会议上多次讨论,全国质检部门,特别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战线的同志们提出了很多极具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意见》充分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第一,《意见》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第二,《意见》的工作目标符合国情,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动态监管体系、法规标准体系、安全评价体系这三大目标,分别解决依法行政的基础、有效监管的基础和科学监管的基础,不仅是积极的,也是客观的,体现了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只要我们坚持不懈,3至5年后,中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肯定会上一个新台阶。第三,《意见》明确了安全监察的工作思路,这个思路是全面的、协调的、也是可持续的。例如,我们按照2007年、2010年和2020年3个阶段提出了工作目标,这个目标是渐进的、科学的,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又如在保障安全上,不仅对安全监察工作作出部署,还提出了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联动的机制;再如,在强化责任意识、落实责任主体上,既突出了企业的主体责任,又明确了监察、检验机构的责任;还如,我们不仅提出了目标和任务,也提出了实现目标、任务的保障条件。 综上所述,《意见》是依据法规制定的工作准则,是依据国情所确定的行动纲领,也是依据发展所规划的前景蓝图,对今后一个时期,尤其是最近3至5年的安全监察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全国质检部门应当认真贯彻落实。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认真落实当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各项工作 按照《意见》,今后一个时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要建立三个工作体系、落实三方安全责任、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创造五项保障条件。今年二月,在部署全年工作时,我们又提出了"五巩固、五提高"的工作任务。为了更好地落实《意见》的要求,有必要对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进行一个梳理,以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落实责任,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的进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大体可以分为3个层面。 (一)由总局直接组织实施,地方局配合的工作。 总局要组织抓好的重点工作主要有三项。一是加快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包括促进特种设备安全法的立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修正案的进程,抓紧总局规章的制定和安全技术规范的制修订工作,加大指导、参与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当前,最为紧迫的是两件事,即促进条例修正案进程和安全技术规范的制修订工作,按照新的工作机制,加快完善依法行政的基础。二是加快安全评价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不同设备的科学监管模式,研究解决安全监察和检验工作的绩效评价方法,量化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个体系的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对安全监察工作的发展至关重要。总局正在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研究,地方局配合采集数据,积极试点应用。三是加大工作的调研和指导力度。为了适应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必须在创新中发展,因此,总局要不断研究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加强调研和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同时加大协调力度,理顺工作职能,努力为各地的工作开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二)由地方局组织实施,总局给予指导的工作。 地方局的工作重点必须放在全面落实监管到位上,要联系本地工作实际,不断探索,力争实效。一是加快构建动态监管体系。安全监察网络建设一定要从本地的具体情况出发,研究制定可操作性的措施,完成从省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的安全监察网络;信息化网络建设一定要抓紧选定软件,加快数据录入,力争在今年年底前,有半数以上的省实现动态监管的基本覆盖,到明年年底实现全国的基本覆盖。二是积极推进专项整治。列入专项整治的特种设备都是安全监察工作的薄弱环节,通过专项整治,不仅要落实监管到位的责任,更要促进安全监察长效机制的形成。压力管道安全专项整治要因地制宜,分别情况,循序推进,工业管道要在去年基本完成普查的基础上尽快实现规范的定期检验,同时抓紧开展长输管道的普查登记和城市公用管道的普查试点;依法开展电站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在这方面,法规依据是充分的,责任是明确的,我们必须发挥质检部门综合功能的作用,发挥好电力系统管理和技术力量的作用,务必在监管到位上取得突破;危化品专项整治是国务院安委会确定的重点专项整治内容之一,我们要结合危化品罐车和气瓶安全管理的状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力争在巩固普查成果、构建长效机制上取得实效。三是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的三方责任。必须明确企业对特种设备安全质量的主体责任,这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和着力点,应在’服务中监督’,支持、指导、督促企业依法落实各项管理措施;要落实检验机构的安全责任,最重要的是两项,即检验覆盖率和检验工作质量,要建立考核奖惩机制,促进安全责任的落实;同时,我们应认真研究一些措施,切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