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部关于发布《2005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指南》的通知 国科办农社字〔2005〕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财务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有关单位: 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经征求各有关部门意见,科技部、财政部共同制订了《2005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指南》(见附件1),现予发布。 请各有关单位根据项目指南的要求认真准备项目,并按《2005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须知》(见附件2)的要求认真做好申报工作。 联系人与电话: 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郭建平许栋明 010-63952229-503,602 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魏勤芳郭志伟 010-58881410010-58881409 财政部农业司何利成李新海 010-68551431010-68551432 科学技术部 二○○五年六月二日 附件1: 2005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指南 前言 为充分体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宏观政策导向,明确转化资金支持重点领域和技术发展方向,引导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该《指南》是在前四年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战略部署,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的要求,重点针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物安全、生态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增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等重大任务,按照凝练重点,突出转化的原则编制完成的。 2005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高产高效种植 本技术领域以保障粮食与食物安全、实现主要农林植物高产、稳产及优质高效为目标,资助范围包括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选育的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优质林木等新品种的中试、示范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及种苗繁育、种子质量检测和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技术。 本年度重点支持: 1.水稻、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油菜等优质专用粮食、油料作物及名特优果树、蔬菜新品种的中试; 2.优质抗逆用材林、经济林、竹藤、花卉、牧草及特种专用植物新品种中试; 3.农林植物种苗繁育及种子、种苗质量检测技术与产品。 二、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 本技术领域以提高畜禽水产养殖业的综合效益和产品质量为目标,资助范围包括畜禽水产新品种与良种扩繁技术,优势畜禽水产品健康养殖营养调控技术及产品,畜禽水产养殖环境控制技术及设备,饲料质量安全与高效利用技术,畜禽水产品质量评价、检测、技术和产品。 本年度重点支持: 1.优势畜禽、水产新品种及良种规模化、标准化、快速扩繁技术; 2.优势畜禽水产品营养调控与健康养殖技术及产品; 3.安全新型饲料及新型饲料添加剂中试生产关键技术、工艺与设备。 三、农产品加工与现代储运 该技术领域以显著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和结构调整为目标,资助范围包括大宗粮油储运、鲜活农产品保鲜及物流配送、农林产品及特种资源增值加工、农林副产品资源化利用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检测、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和产品。 本年度重点支持: 1.大宗粮油产品绿色储运、深加工技术及配套设备; 2.畜禽水产品、水果、蔬菜贮运、保鲜、深加工技术及设备; 3.主要农产品加工、流通全程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及设备。 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本技术领域以显著提高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能力为目标,资助范围包括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等传染性疾病,人畜共患病,营养代谢病等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技术及产品的中试与示范。 本年度重点支持: 1.畜禽水产重大疾病监测预警技术及产品; 2.主要动物疫病快速、特异诊断技术与产品; 3.重大畜禽疫病高效疫苗生产技术; 4.畜禽水产重大疾病预防及防治技术与配套产品(药品、器械)。 五、农业自然和生物灾害综合防控 本技术领域以提高农业重大自然和生物灾害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水平、显著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为目标,资助范围包括重大农林气象灾害、森林火灾、农林重大病虫鼠草害等的监测、预警、可持续控制技术及配套产品,新型环保型农用化学品及其高效安全施用技术。 本年度重点支持: 1.重大农林植物病虫鼠草害监测、化学生态调控、防治新技术及配套产品; 2.森林火灾监测、预警及控制技术与产品; 3.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与产品; 4.新型环保农用化学品及其高效安全施用技术。 六、农林生态保育、恢复与治理 本技术领域以发展现代林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主产区和生态脆弱区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林业集约化经营能力为目标,资助范围包括: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土保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草)、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构建、农业主产区农田保育、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技术与产品。 本年度重点支持: 1.天然林保护技术及产品; 2.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 3.水土保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 4.优质高产高效人工经济林、用材林的培育及管理技术。 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节水农业 本技术领域以保障农业用水和农村饮水安全、改善水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目标,资助范围包括农村集中供水与饮水安全、水源保护、水环境修复、节水灌溉、非常规水源灌溉利用、旱作节水和农作物高效保水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 1.渠系防渗和高效输配水系统及调控技术; 2.灌区节水配套设施技术和产品; 3.新型节水及非常规水源灌溉技术与设备; 4.雨水集蓄利用技术; 5.高效旱作节水与保护性耕作技术及产品。 八、现代农业技术装备 本技术领域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为目标,资助范围包括农、林、牧、副、渔业生产中应用的各种产前、产中和产后作业机械与设备、设施。 本年度重点支持: 1.新型农田作业机具和设施农业技术装备; 2.新型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设施与设备; 3.新型农作物、牧草、林木种子收获、清选、加工设备。 九、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农业 本技术领域以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推进农业信息化为目标,资助范围包括对农业生产所涉及的对象和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的技术、系统和产品,农村信息化建设技术及产品,数字农业技术与产品等。 本年度重点支持: 1.农业生产过程监测、控制及决策系统技术与产品; 2.森林生态系统信息网络建设技术及产品; 3.精准农业技术装备; 4.现代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技术与产品; 5.农产品物流信息技术及设备; 6.灌区信息管理系统技术与产品。 十、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与生物质利用 本技术领域以加快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促进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目标,资助范围包括对转基因技术、分子育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及利用相关技术选育的农业动植物新品种,生物质能源、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质材料等技术及产品等。 本年度重点支持: 1.转基因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及产品; 2.新型畜禽生物疫苗生产技术及产品; 3.生物质等农村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及产品; 4.新型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兽药与疫苗、生物饲料、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技术及产品; 5.动物胚胎生物技术及产品。 附件2:2005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项目申请须知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以下简称"转化资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和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的政府专项资金。转化资金设立目的是强化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一、转化资金支持的对象 转化资金充分考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地域性强、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重点支持有望达到批量生产和应用前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区域试验与示范、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为农业生产大面积应用和工业化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 转化资金支持农业科技成果与经济的结合,支持对象以农业科技型企业为主,鼓励产学研结合,鼓励科技成果持有单位以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成果转化和市场竞争;鼓励科研机构和大学通过创办企业的方式申报转化资金项目。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主、公益性强的转化资金项目,主要由科研单位和大学承担。 (一)转化资金支持的项目需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农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区域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小康建设,有利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2.属于《2005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指南》规定的范围。 3.申请项目的科技成果必须是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或国家有关专门机构鉴定(认定)的成果。 4.有较大推广应用潜力或良好市场开发前景。。 (二)承担转化资金支持项目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主要从事农业科研、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业务,有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农业科技开发业绩。 2.依法登记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产权清晰,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3.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并具有持续创新的意识。 4.有良好的经营业绩,资产负债率不超过60%。 (三)转化资金优先支持的对象 1.优先支持的项目 (1)有重大推广应用前景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能显著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 (3)农业高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2.优先支持的单位 (1)技术水平高、持续创新能力强、管理科学、产品市场前景好和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 (2)科技人员或海外留学人员携带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创办的企业; (3)国家星火龙头企业和星火外向型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承担单位。 (四)转化资金不支持的对象 1.不支持的项目 (1)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2)无自主创新的单纯技术引进项目; (3)不属于《2005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指南》支持范围的项目。 2.不支持的单位 注册资金低于50万元的当年新注册企业。 二、转化资金支持方式 2005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采用无偿资助、贷款贴息两种支持方式,以无偿资助为主。项目支持金额为50~100万元。重大项目数约占立项总数的10%~15%,支持强度为80~100万元。 (一)无偿资助 1.申请无偿资助的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得超过二年。 2.项目资金来源确定,投资结构合理。 3.在项目新增投资中,申请企业需有不低于申请转化资金数额的自有资金匹配,事业单位需有一定的自有资金匹配。 (二)贷款贴息 1.主要用于支持产品已具有一定的产业化能力,市场前景良好,有望形成一定规模、取得一定效益,银行已经给予贷款或意向给予贷款的项目。2005年度贷款贴息项目的贷款有效期(以贷款合同签订日期为准)为自2004年4月1日起,至项目完成之日止。 2.项目实施阶段总投资一般在3000万元以下,资金来源基本确定,投资结构合理。以贴息支持的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三年。 3.贷款贴息的贴息总额原则上不超过第一年到位贷款所应支付银行利息的总额。 三、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