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关于组织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发文字号】 建科工[2007]131号
【发布日期】 2007-11-08
【实施日期】 2007-11-08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部门规章
【法规类别】

关于组织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通知
建科工[2007]131号

 

有关单位: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科[2007]206号)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建科工[2007]118号),我中心负责组织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现将有关材料印发你们,请按照要求组织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过程中如有问题请与我中心联系。

  联系人:赵华

  电 话:010-58934327

  传 真:010-58934279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二○○七年十一月八日

 

关于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建科工 [2007] 118号

 

有关单位:

  为做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工作,推动绿色建筑工作的开展,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我中心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以下简称"评价标识")管理工作,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评价标识的组织管理。

  第三条 建设部负责指导和监督评价标识工作,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建设部科技中心")负责评价标识具体组织实施等日常管理工作,建设部科技中心随时受理评价标识的申请,通过评审的建筑定期发布。

  第四条 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评价标识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对于同一星级的建筑,用分数区别,在标志和证书中予以体现。

 

第二章 申请条件

 

  第五条 评价标识的申请应由建筑物的业主单位、房地产开发单位提出。鼓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物业管理单位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申报。

  第六条 申请评价标识的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 申请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应当通过工程质量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以上,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无拖欠工资和工程款。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规定,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

  (二)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综合效果明显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

  (三)总体规划、建筑设计、施工质量、物业管理等具有较高的水平。

 

第三章 申报材料

 

  第七条 申报材料:

  申报单位应当提供真实、完整的申报材料,申报材料的内容和要求:

  (一)《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书》一式2份

  (二)工程项目总结报告一式2份

  工程项目总结报告内容包括:

  ① 工程概况:包括项目的地理位置、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类型、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的说明;

  ② 技术总结:从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对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等进行全面总结;

  ③ 相关附件:工程验收材料、检测报告、企业资质(复印件)、申报项目的业主委员会或使用单位出具的用户意见。

  (三) 所有申报材料均需另附光盘一份。

 

第四章 申报程序

 

  第八条 申报程序:

  (一)申报单位可从建设部网站(网址:www.cin.gov.cn)或建设部科技中心网站(网址:www.stdpc.gov.cn)下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书",按要求准备申报材料,并按照程序进行申报;

  (二)建设部科技中心受理评价标识申请后,负责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三)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其申报单位需委托相关测评机构进行测评,并向建设部科技中心提交测评报告;

  (四)没有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建设部科技中心应对其提出形式审查意见,申报单位可根据审查意见修改申报材料后,重新组织申报。

 

第五章 评审

 

  第九条 建设部科技中心组成专家评审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对申报材料和测评报告进行审查,通过质询、打分和评议,确定项目星级和分数。

  第十条 专家评审组由7-15位绿色建筑领域相关专业具有高级职称专家组成。

  第十一条 审查过程中专家如对提交的材料提出疑议,由专家评审组进行核查。

 

第六章 公示

 

  第十二条 通过评审的项目在建设部网站(网址:www.cin.gov. cn)和建设部科技中心网站(网址:www.stdpc.gov.cn)公示,公示期为30天。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的项目持有异议,均可在公示期内向建设部科技中心提供署实名的书面材料。

  第十四条 无异议或有异议但已妥善解决的公示项目,作为评审结果报送建设部审定。

  第十五条 对无法协调解决异议的项目,由建设部科技中心向申请单位说明情况并退还申请材料。

 

第七章 公布与颁证

 

  第十六条 建设部对通过审批的项目予以公布并颁发证书和标志。

 

第八章 附则

 

  第十七条 处于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可比照本细则对其规划设计进行评价。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未规定的其他类型建筑,可参照本细则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第十八条 本细则由建设部科技中心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二00七年十月十五日

 

  附件2: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书》

 

项目编号:     

项 目 名 称            

申 报 单 位             (盖章)

主 管 部 门            

申 报 时 间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编制

二OO七年十月

说    明

1、申报书一律采用A4规格的纸和4号宋体字打印,一式四份,装订成册,并提供电子文档;

2、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单位应当由建筑物的业主单位、房地产开发单位提出,鼓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物业管理单位等相关单位参与申报;

3、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为多个单位联合申报的,在申报单位概况一栏里需分别介绍;

4、从以下六个方面对项目进行评价:

(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

5、请严格按照填表说明的格式要求如实填写。

一、工程基本情况

1、建筑类型 □住宅  □公建   □住宅/公建      (选项打√)

2、实施起

止年限 项目立项时间:   年   月   日

项目竣工时间:   年   月   日

运营时间:     年

3、占地面积     万m2 建筑总面积     万m2

4、总投资(万元) 绿色建筑总增量成本(元/m2)

5、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等级     □一星级 □二星级 □三星级 (选项打√)

6、是否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是   □否        (选项打√)

7、是否拖欠工资和工程款 □是   □否        (选项打√)

8、住宅建筑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是   □否        (选项打√)

9、工程所在地建委 传真

通讯地址 邮编

负责人 电话 手机

联系人 电话 手机

10、开发单位 传真

通讯地址 邮编

负责人 电话 手机

联系人 电话 手机

二、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

三、评价内容简介

1、 节地与室外环境

(选址、用地指标、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室外环境(声、光、热)、出入口与公共交通、景观绿化、透水地面、旧建筑利用、地下空间利用等)

2、 节能与能源利用

(建筑节能设计、高效能设备和系统、节能高效照明、能量回收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水系统规划设计、节水措施、非传统水源利用、绿化节水灌溉、雨水回渗与集蓄利用等情况)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建筑结构体系节材设计、预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可循环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等情况)

5、 室内环境质量

(日照、采光、通风、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室温控制、可调节外遮阳、通风换气装置等情况)

6、运营管理

(节约资料保护环境的物化管理系统、智能化系统应用、建筑设备、系统的高效运营、维护、保养、物业认证、垃圾分类回收等情况)

四、申报单位概况

(包括人员组成、技术力量、设备条件、固定资产、年产值、负债以及对绿色建筑项目实施的贡献、承担的工作内容等。)

五、项目主要参加人员

姓  名 职  务 职  称 承担主要工作

六、项目创新点、推广价值和综合效益分析介绍

1、项目创新点

2、项目推广价值

3、综合效益分析

七、申报单位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八、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审查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1:

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需提供的相关资料(住宅部分)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

1、场地地形图、场址检测报告

2、规划设计文件、图纸、说明书

3、景观设计文件

4、日照模拟分析报告、植物配植报告、热岛模拟预测分析报告、

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环境噪声影响评估报告

5、施工过程控制文档(项目编写的环境保护计划书、实施记录文件、环境保护结果自评报告、当地环保或建设等管理部门对环境影响因子排放评价达标证明)

6、建成后提供的资料,各项模拟分析报告中采取的措施及结果的现场核实报告

二、节能与能源利用

1、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含节能计算书、图纸、说明书)

2、设备能效值

3、运行能耗实测报告

4、可再生能源的设计、运行资料(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计算说明,运行实测报告等)

5、节能措施现场核实报告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建筑水(环境)系统规划方案报告(包括绿化节水措施),竣工图纸、设计说明书

2、非传统水源利用方案以及运行资料(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计算说明,运行实测报告等)

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室内主要装饰装修材料的检测报告

2、设计图纸(包括:结构体系节材设计说明、高性能建材使用说明等)、竣工图纸、工程决算材料清单

3、建筑施工废物管理规划文件、施工现场废弃物回收利用

4、混凝土及建筑砂浆工程总用量清单、供货单中的预拌混凝土及商品砂浆采购使用量清单

5、可再循环、可再利用材料及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材的使用情况记录。

五、室内环境质量

1、设计文件、图纸、计算书

2、日照模拟计算报告或检测报告、通风模拟计算报告、产品检测报告、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报告

六、运营管理

1、物业管理公司有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管理文件

2、智能化系统验收报告

3、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附件2:

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需提供的相关资料(公建部分)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

1、场地地形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总平面规划设计图、设计说明书、绿化设计图

3、日照模拟分析报告、热岛模拟预测分析报告

4、施工过程控制文档(项目编写的环境保护计划书、实施记录文件、环境保护结果自评报告、当地环保或建设等管理部门对环境影响因子排放评价达标证明)

5、场地环境噪声测评报告、风环境模拟预测分析和实测报告

二、节能与能源利用

1、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含节能计算书、图纸、说明书)

2、集中采暖与空调系统竣工图和设计说明书

3、建筑照明设计文件及图纸

4、可再生能源系统设计文件及图纸

5、节能工程施工验收报告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建筑给排水系统规划方案、竣工图和设计说明书

2、非传统水源利用方案以及运行资料(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计算说明,运行实测报告等)

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室内主要装饰装修材料的检测报告

2、工程决算材料清单(材料种类、数量、重量)

3、建筑施工废物管理规划文件、施工现场废弃物回收利用记录

4、混凝土及建筑砂浆工程总用量清单、供货单中的预拌混凝土及商品砂浆采购使用量清单

五、室内环境质量

1、室内空气质量、声光热环境测试报告、新风量测试报告

2、外围护结构结点构造图和热工计算书

六、运营管理

1、物业管理公司有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管理文件

2、智能化系统验收报告

3、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注:上述要求的设计文件、图纸、技术书、竣工图等,只需提供与绿色建筑评价内容相关的资料。

 

附件3

工程项目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一、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类型、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如果包括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类,应分别注明各类建筑面积和示范面积。

二、技术总结

从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对以下技术进行总结。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

(二)节能与能源利用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五)室内环境质量

(六)运营管理

(如为既有建筑,请详细论述改造机制的可行性)

三、相关附件

工程验收材料、检测报告、企业资质(复印件)、申报项目的业主委员会或使用单位出具的用户意见。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