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关于印发《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实施办法》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中国科学协会  
【发文字号】 科协办发学字〔2007〕24号
【发布日期】 2007-06-14
【实施日期】 2007-06-14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部门规章
【法规类别】
关于印发《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实施办法》的通知
科协办发学字〔2007〕24号
 
 
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更好地服务科技自主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增强科技期刊的学术交流功能,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不断打造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协拟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并设立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现将《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在申报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工作中参照执行。
 
中国科协办公厅
二○○七年六月十四日
 
 
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实施办法
 
 
  为有效地推进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实施,提高项目资助成效,特制定《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实施办法》。
  一、项目宗旨
  设立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旨在全面促进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主办科技期刊的改革与发展,强化学术交流和学术积累功能,增强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推进学术交流和学术建设,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不断打造精品期刊,全面提升科协系统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为科技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二、项目设置
  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共设立三类资助项目:
  A类:重点支持一批科技期刊实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参与国际国内科技界和工程界的学术交流,逐步成长为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国内知名科技期刊;
  B类:重点支持一批科技期刊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反映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学科创新为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推动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使之逐步成长为期刊精品;
  C类:重点催化培育一批在相关学科领域(特别是国内优势学科和民族特色学科)中虽有差距、基础条件差,但具有学科或专业领域的代表性、有发展潜力的科技期刊,使之进一步成长为精品科技期刊队伍的后备力量。
  三、资助原则
  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立足于推进专家办刊、专业办刊,推进主编负责制;建立作者、审稿者、编辑、读者四位一体的科技期刊发展方略,提高编委会和审稿队伍的国际化程度。推进期刊建立完善数字化平台,实现编审程序化和学术论文网上开放存取。推进以建立高素质期刊人才队伍、提高刊载论文水平、提升编辑出版质量、扩大同行认可度等为重点,积极培育在行业和专业领域内有良好声誉的精品学术期刊。
  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按照“突出目标,重点支持,动态管理,竞争发展”的原则,资助项目按年度进行申报、评审和考核,实行优胜劣汰。
  突出目标:围绕打造国际化科技期刊、打造国内精品科技期刊的战略,集中项目资金、加大资助强度。
  重点支持:依据科技期刊基础能力,充分考虑学会期刊的发展潜力和自身努力等,选择基础较好、有潜力、发展快、项目实施得力的优秀科技期刊予以重点资助。
  动态管理:对所资助的期刊实施年度性评估和考核,对实施成效显著的受助期刊给予连续性资助,对实施不力、绩效不显著的期刊停止资助。
  竞争发展:项目资助坚持自愿申请、程序公开、专家评审、选择支持的方式,充分体现公正性和竞争性。
  四、资助方向和申报条件
  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具体资助方向和申报条件如下:
  (一)科技期刊A类
  资助方向:受资助期刊应根据本项目宗旨目标制定或完善科技期刊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实施计划,并围绕以下资助主要方向,实现重点突破:
  ——实施科技期刊(编委、稿源、审稿、编辑、出版、传播、读者等)精品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国际国内同行认可程度;
  ——提高科技期刊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数字出版和期刊版本多样化,建立学术论文对科技发展快速反应机制,扩大国际传播发行范围;
  ——加强编辑人员队伍建设,实施体制机制调整和改革;
  ——其他根据期刊自身特点,有利于促进向国际知名科技期刊发展的措施。
  申报条件:申报范围限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主办(含其他部门主管和省级科协所属)的科技期刊,同时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国际化程度较高、有较好的国际影响,被SCI、EI、CA等主要国际性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期刊;
  ——具有国际化基础、已在一定范围内被国际同行认可的科技期刊;
  ——有国际化基础的我国优势学科、重点学科、民族特色科技期刊;
  ——为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期刊。
  (二)科技期刊B类
  资助方向:受资助期刊应根据本项目宗旨目标制定或完善科技期刊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实施计划,并围绕以下资助主要方向,实现重点突破:
  ——实施科技期刊(编委、稿源、审稿、编辑、出版、传播、读者等)精品化战略,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同行认可程度;
  ——提高科技期刊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数字出版和期刊版本多样化,建立学术论文对科技发展快速反应机制,增加刊载容量,扩大传播发行范围;
  ——加强编辑人员队伍建设,实施体制机制调整和改革;
  ——其他根据期刊自身特点,有利于促进向国内学科或专业领域内领衔科技期刊发展的措施。
  申报条件:申报范围限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主办(含其他部门主管和省级科协所属)的科技期刊(其中中国科协主管的科技期刊获资助比例不少于1/2),同时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学术质量高、被国内或国际本学科领域读者、作者和科技人员所广泛认可的科技期刊;
  ——在国内优势学科、重点学科中,综合评价指标位居前3位的科技期刊;
  ——学术水平较高,并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科技期刊;
  --为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期刊;
  --其他具有相应条件的科技期刊。
  (三)科技期刊C类
  资助方向:受资助期刊应制定科技期刊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实施计划,并围绕以下资助主要方向,实现重点突破:
  --期刊学术水平和编辑出版质量加强;
  --编委、编辑和审稿队伍的建设;
  --扩大稿源,培养作者、读者,促进发行与传播;
  --扩大期刊刊载容量以及提升网络化、数字化程度;
  --改善办刊手段和条件;
  --根据期刊自身特点,有利于促进期刊发展的措施。
  申报条件:申报范围限中国科协主管(含省级科协所属)的科技期刊,同时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在相关学科领域(特别是我国优势学科、重点学科、民族特色学科)中具有学科或专业领域代表性的科技期刊;
  --为国家科技自主创新所需、属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科技期刊;
  --在本学科领域尚不具备优势、且自主发展能力条件较差、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具有打造精品科技期刊潜力的科技期刊;
  --其他具有相当条件的科技期刊。
  上述A、B、C三类项目资助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可选择1项进行申报(获资助总量不超过本工程项目资助总数的5%),申报的科技期刊限省级科协主办或主管、省级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
  五、资助方式
  精品科技期刊工程A、B、C三类项目每年资助数量和强度,将根据年度项目经费预算情况执行。为保证科技期刊主办单位原有经费的稳定,共同支持期刊发展,项目资助优先考虑主办单位给予匹配经费的科技期刊。同时,适时对精品科技期刊工程资助项目实施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六、项目申报
  1.期刊申报由全国学会或省级科协提出书面申请。申请者应按当年申报通知要求如实填报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统一编制的《项目申请表》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基本情况表》。
  2.项目按A、B、C三类分类申报,申报单位须结合A、B、C三类项目的资助要求和所申请资助期刊的实际情况,在申请时明确申报类型。
  3.申报资助的科技期刊所刊登科技论文的撰写和编排格式(如: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参考文献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凡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期刊,将在形式审查时取消参评资格。
  4.项目按年度申报,除总结验收评定为延续项目外,都须按年度要求进行申报,不申报不资助。经总结验收后,未获得延续的项目,可重新申请下年度项目资助。
  5.上年度受资助的各类项目,经过总结验收、自评议、专家评估确定为执行绩效显著的项目,作为延续项目,并允许申请下年度上一类别项目。
  6.每年度第二季度组织申报,申报具体时间以当年通知为准。
  7.项目申请单位须提供《项目申请表》、《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基本情况表》、申请年度前一年全年申报期刊的样刊和最新出版的样刊、全国学会关于期刊发展战略目标、申请资助期刊编辑部(杂志社)的管理制度和发展计划等相关材料(具体要求按当年申报通知报送)。
  8.上年度延续项目须填写当年度《项目任务书》,申报上一类别等级的延续项目,须提交的材料与新申报项目一致。
  七、项目评审
  项目评审依据“立足基础、着眼发展、科学评价”的原则进行,分 A类、B类、C类三类分别评审。
  1.评审程序:包括资格审查、专家初评、入围项目自评、专家终审四个阶段。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期刊出版处组织资格审查,符合要求的申报期刊可进入专家评审阶段。
  2.项目初评阶段:组成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专家评审委员会,对资格审查合格的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初评分A、B、C三类分别评审,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计分方式,按照申报项目的得分排序,评选出入选项目名单后,进入自评和终审阶段。
  3.项目自评阶段:为了提高专家评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采取申报期刊自评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办法,在专家初审评出A、B、C三类入围项目(分配名额的120%)后,请入围A、B、C三类项目申报单位按照学科组进行自评。
  4.专家终审阶段:在终审阶段按学科组进行15分钟的项目陈述。专家依据自评阶段的评审情况和项目陈述答辩的情况,进行最终评审。C类以专家评审为依据,项目申报单位不作陈述。
  5.根据初评、自评、陈述答辩结果,在终审阶段,经专家评审可视情况在不同类别和学科之间做适当调整,最后以申报项目在申报系列中的得分排序,决定拟资助期刊名单,并经中国科协审核批准后执行。
  6.上年度受资助的延续性项目,申报下年度项目时,不需经过专家评审程序即可优先获得资助;上年度延续性项目如在下一年度申报时,申报上一类别等级,仍须参加各项评审程序。
  八、评审指标
  评审指标设四个部分,即学术质量指标、期刊出版指标、期刊建设指标、附加指标,按四个方面的指标分别计分。A类、B类按照《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A类、B类项目评审计分表》(见附件1)的评审计分方式计分,满分总计为150分,C类按照《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C类项目评审计分表》(见附件2)的评审计分方式计分,C类满分总计为100分。
  九、项目考核
  1.项目年度结束后,须按照《项目任务书》的考核目标内容进行考核。上年度受资助的各类期刊须根据通知要求按时提交年度总结材料、参加总结验收、陈述年度项目执行情况。
  2.项目考核根据中国科协制定的考核标准要求,由所有获项目资助的单位按学科组自评,专家考核两个阶段进行。
  3.期刊自评和专家考核标准根据期刊学术及出版水平、编辑部建设、发展前景、项目执行期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效果、以及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评估和计分,并根据期刊资助前的质量和数据,提出验收和评价意见。
  十、资助要求
  1.受资助单位在执行项目过程中,须遵守中国科协有关项目管理办法及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关程序后,即可拨付项目经费,并组织实施。
  2.受资助期刊主办单位应尽可能匹配相应经费,共同支持期刊发展。
  3.受资助的A类和B类期刊须在期刊目次页适当位置显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统一制定的标识。
  十一、其它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实施办法(试行)》同时废止。本办法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负责解释。
 
  附件1
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A类、B类项目
 

  评审计分表

 

 

 

│    评价指标    │         评价指标说明         │满分  │

 

 

 

│              (一)学术质量指标(50分)              │

 

 

 

│   01总被引频次   │期刊实际被利用(引证)的次数,反映期刊在学术界│  20  │

│           │的影响力。总被引频次的计分方式:       │    │

│           │Ts= 25%×(某刊的被引次数-最小被引次数) /   │    │

│           │(最大被引次数-最小被引次数)。         │    │

│           │依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统计指标,辅以SCI │    │

│           │、清华同方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统计指标。   │    │

 

 

 

│   02影响因子   │直观反应期刊的反应速率。影响因子计分方式:  │  10  │

│           │Is =20%×(某刊的影响因子-最小影响因子) /   │    │

│           │(最大影响因子-最小影响因子)。         │    │

│           │依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统计指标,辅以SCI │    │

│           │、清华同方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统计指标。   │    │

 

 

 

│   03他引总引比   │以80%为基准,他引总引比大于或等于80%的期刊可获│  10  │

│           │得满分。依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统计指标,│    │

│           │辅以SCI、清华同方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统计指标 │    │

│           │。                      │    │

 

 

 

│  04检索系统收录  │考察期刊被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及国内外相关的专业│  7  │

│           │性检索系统收录情况。             │    │

 

 

 

│   05国际论文比   │指来源期刊中,海外作者发表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  3  │

│           │。                      │    │

 

 

 

│              (二)期刊出版指标(40分)              │

 

 

 

│   07编委和审稿   │考察编委会作用的发挥、国内外编委数量及比例、编│  10  │

│           │委会审稿及国外编委参与期刊审稿与运作情况等。 │    │

 

 

 

│   08发行与传播   │考察期刊出版物质量、实力、影响力等。     │  8  │

 

 

 

│   09刊期与页码   │考察期刊的反应速度、刊载容量和出版规模。   │  6  │

 

 

 

│   10进步指标   │考察近3年来期刊的学术质量增长,出版周期、发行 │  8  │

│           │量增长等情况。                │    │

 

 

 

│  11编辑出版质量  │考察编辑规范化程度和是否符合国际国内惯例。  │  5  │

 

 

 

│   12信息化水平   │考察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收稿、审稿、修改、│  3  │

│           │定稿的电子信息化建设等情况。         │    │

 

 

 

│              (三)期刊建设指标(40分)              │

 

 

 

│   13项目计划   │根据申报期刊的项目申请书情况综合计分。    │  4  │

 

 

 

│   14经营与收入   │考察期刊出版单位经营运作以及财务管理等情况。 │  5  │

 

 

 

│ 15办刊人员构成管理 │考察期刊社(编辑部)主要负责人及编辑人员的开拓│  8  │

│           │创新和管理水平、受教育(继续教育)程度、知识结│    │

│           │构、年龄结构、编辑力量(专兼职比例等)、期刊专│    │

│           │职编辑队伍在期刊上发表学术性论文的情况等。  │    │

 

 

 

│  16办刊单位支持  │考察主办单位、非学会的主办单位以及挂靠单位(期│  4  │

│           │刊社、编辑部所在单位)的重视程度、经费、人力、│    │

│           │人员培训、管理体制等。            │    │

 

 

 

│  17论文质量与数量  │考察学会和出版单位参加中国科协优秀学术论文评选│  6  │

│           │活动及获奖情况、各栏目研究论文篇数和比例等情况│    │

│           │。                      │    │

 

 

 

│   18学会改革   │考察期刊发展对学会改革、学术交流的促进作用以及│  5  │

│           │期刊发展战略计划、期刊发展计划及预期目标的思路│    │

│           │是否有创新性,考察学会推动编委会建设和发挥作用│    │

│           │情况等情况。                 │    │

 

 

 

│   19制度建设   │考察期刊制度规范化建设,主要从稿件处理流程、审│  8  │

│           │稿与退稿制度、编辑加工制度、编辑出版流程、审稿│    │

│           │人队伍建设及培训制度、质量检查制度、财务制度、│    │

│           │广告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执行等方面进行考查。   │    │

 

 

 

│               (三)附加指标(20分)               │

 

 

 

│   20海外论文比   │第一作者为海外来源的论文占总刊发论文的比例。依│  5  │

│           │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统计指标,辅以SCI、 │    │

│           │清华同方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统计指标。    │    │

 

 

 

│   21学会监管   │考察学会对期刊社(编辑部)的财务是否能起到监管│  2  │

│           │作用等。                   │    │

 

 

 

│   22英文摘要   │考察英文摘要内容及书写规范化程度。      │  3  │

 

 

 

│   23会员服务   │考察期刊在收取版面费和订阅期刊方面是否对会员给│  4  │

│           │予优惠。                   │    │

 

 

 

│   24文献收藏   │按期向主管部门和中国科协学术文献收藏机构交送样│  2  │

│           │刊。                     │    │

 

 

 

│   25项目申报   │对申报数字出版、争取优秀稿件和聘请海外编委方面│  4  │

│           │有专门申报。                 │    │

└───────────┴───────────────────────┴────┘

  附件2

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C类项目


  评审计分表

 

 

 

│   评价指标   │         评价指标说明         │ 满分 │

 

 

 

│              (一)学术质量指标(20分)              │

 

 

 

│  01总被引频次  │期刊实际被利用(引证)的次数,反映期刊在学术界的│  8  │

│          │影响力。总被引频次的计分方式:         │    │

│          │Ts= 25%×(某刊的被引次数-最小被引次数) / (   │    │

│          │最大被引次数-最小被引次数)。          │    │

│          │依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统计指标,辅以SCI、 │    │

│          │清华同方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统计指标。     │    │

 

 

 

│   02影响因子   │直观反应期刊的反应速率。影响因子计分方式:   │  5  │

│          │Is=20%×(某刊的影响因子-最小影响因子) / (最   │    │

│          │大影响因子-最小影响因子)。           │    │

│          │依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统计指标,辅以SCI、 │    │

│          │清华同方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统计指标。     │    │

 

 

 

│  03他引总引比  │以80%为基准,他引总引比大于或等于80%的期刊可获得│  5  │

│          │满分。依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统计指标,辅以│    │

│          │SCI、清华同方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统计指标。   │    │

 

 

 

│  04检索系统收录  │考察期刊被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及国内外相关的专业性│  2  │

│          │检索系统收录情况。               │    │

 

 

 

│              (二)期刊出版指标(40分)              │

 

 

 

│  05编委和审稿  │考察编委会作用的发挥、编委会参与期刊审稿与运作情│  12  │

│          │况等。                     │    │

 

 

 

│  06发行与传播  │考察期刊出版物质量、实力、影响力等。      │  10  │

 

 

 

│  07刊期与页码  │考察期刊的反应速度、刊载容量和出版规模。    │  8  │

 

 

 

│   08进步指标   │考察近3年来期刊的学术质量增长,出版周期、发行量 │  6  │

│          │增长等情况。                  │    │

 

 

 

│  09编辑出版质量  │考察编辑规范化程度和是否符合国际国内惯例。   │  10  │

 

 

 

│  10信息化水平  │考察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收稿、审稿、修改、定│  4  │

│          │稿的电子信息化建设等情况。           │    │

 

 

 

│              (三)期刊建设指标(30分)              │

 

 

 

│   11项目计划   │根据申报期刊的项目申请书情况综合计分。     │  3  │

 

 

 

│  12经营与收入  │考察出版单位经营运作及财务管理等情况。     │  3  │

 

 

 

│ 13办刊人员能力水平 │考察期刊社(编辑部)主要负责人及编辑人员开拓创新│  6  │

│          │和管理水平、受教育(继续教育)程度、知识结构、年│    │

│          │龄结构、编辑力量(专兼职比例等)、期刊专职编辑队│    │

│          │伍在期刊上发表学术性论文的情况等。       │    │

 

 

 

│  14办刊单位支持  │考察主办单位、非学会的主办单位以及挂靠单位(期刊│  5  │

│          │社、编辑部所在单位)的重视程度、经费、人力、人员│    │

│          │培训、管理体制等情况。             │    │

 

 

 

│ 15论文质量与数量 │考察学会和出版单位参加中国科协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  5  │

│          │动及获奖情况、各栏目研究论文篇数和比例、开展学术│    │

│          │研讨交流等情况。                │    │

 

 

 

│   16学会改革   │考察期刊发展对学会改革、学术交流的促进作用以及期│  3  │

│          │刊发展战略计划、期刊发展计划及预期目标的思路是否│    │

│          │有创新性等情况。                │    │

 

 

 

│   17制度建设   │考查期刊制度规范化建设,主要从稿件处理流程、审稿│  5  │

│          │与退稿制度、编辑加工制度、编辑出版流程、审稿人队│    │

│          │伍建设及培训情况、质量检查制度、财务制度、广告管│    │

│          │理制度的建设与执行等方面进行考查。       │    │

 

 

 

│               (四)附加指标(10分)               │

 

 

 

│   18学会监管   │考察学会对期刊社(编辑部)的财务是否能够起到监督│  2  │

│          │管理作用。                   │    │

 

 

 

│   19英文摘要   │考察英文摘要内容及书写规范化程度。       │  2  │

 

 

 

│   20会员服务   │考察期刊在收取版面费和订阅期刊方面是否对学会会员│  1  │

│          │给予优惠。                   │    │

 

 

 

│   21文献收藏   │按期向主管部门和中国科协学术文献收藏机构交送样刊│  1  │

│          │。                       │    │

 

 

 

│   22项目申报   │对申报数字出版、争取优秀稿件和聘请海外编委方面有│  4  │

│          │专门申报。                   │    │

└──────────┴────────────────────────┴────┘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