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2007年度第三批重点项目申请指南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十一五”期间,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按照“增加储量、高效开发、综合防治、改善环境”的原则,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抢占技术制高点,通过综合集成和应用示范,提高解决资源环境瓶颈问题的技术能力。 “十一五”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战略目标是:研究大幅度增加资源储备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研究区域性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逐步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资源环境科技创新体系,为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围绕“十一五”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战略目标,结合2006年领域立项情况,2007年本领域继续发布重点项目指南。此次发布的是本领域2个环境类重点项目申请指南,包括:“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排放控制技术与装备”和“工业燃煤锅炉及炉窑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与装备”。两项目拟安排863计划专项经费控制额为4500万元。 一、申请资格与要求 根据项目特点,“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排放控制技术与装备”、“工业燃煤锅炉及炉窑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与装备”2个重点项目分别下设若干课题,申请单位可以就单个课题分别提出申请。评审过程以课题为单元分别进行,择优确定各课题的承担单位。 课题申请采取网上集中申报。申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进行,网址为program.most.gov.cn,有关申请的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申请指南》。项目申请受理的截止日期为2007年8月1日24时。 各重点项目指南具体要求见相应附件。 二、咨询方式 联系人: 柯 兵 张书军 联系电话:010-58884866,58884868 Email:kebing@acca21.org.cn; zhshujun@acca21.org.cn 三、指南内容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 二00七年六月八日 附件1: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点项目“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排放控制技术与装备”课题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90%二氧化硫、67%氮氧化物、70%烟尘排放量来自于煤炭的燃烧。其中,燃煤电站、燃煤工业锅炉、燃煤炉窑等烟气排放污染问题最为突出。围绕我国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重大需求和国际技术前沿,通过关键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煤电站、燃煤工业锅炉、燃煤炉窑等烟气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设备,推动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任务十分迫切。 此次发布的是本领域“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排放控制技术与装备”重点项目申请指南。本重点项目下设5个课题,申请单位可以就各课题分别提出申请。评审过程以课题为单元分别进行,择优确定各课题的承担单位。 二、指南内容 课题一、大型燃煤电站锅炉湿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与示范 研究目标: 针对我国湿法脱硫工艺能耗较高的问题,以节能和降低脱硝成本为目的,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低成本型湿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并在300MW等级或以上燃煤电站锅炉进行工程示范,为我国大型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研究内容: 基于现有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开发经济高效、可工业化使用的脱硝剂或添加剂,优化脱硝工艺及脱硫脱硝匹配技术,实现同一装置内同时脱硫脱硝;开发石灰石/石膏湿式脱硫系统降低能耗技术;开发湿法脱硫脱硝一体化设计软件包;建立300MW或以上机组配套的节能型湿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示范工程,并实现稳定可靠运行。 主要考核指标: (1)形成300MW及以上大型燃煤电站锅炉湿法烟气脱硫脱硝系统设计软件包,并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 (2)开发出适用于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的脱硝剂,并说明其成分及在湿法脱硫系统中的使用条件; (3)在300MW燃煤电站锅炉上建立脱硫脱硝一体化集成技术示范工程,综合能耗比传统石灰石-石膏法降低15%以上,脱硝效率稳定达到30%以上,设备国产化率95%以上,整体运行保证率不低于95%,系统连续稳定运行3000h以上。 (4)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 课题实施年限: 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75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自筹或配套研究经费不少于2250万元。 课题二、大型燃煤电站锅炉海水烟气脱硫技术与示范 研究目标: 为满足我国沿海地区电厂烟气脱硫的技术需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燃煤电站锅炉海水烟气海水脱硫系统设计技术,研制吸收塔、曝气池等关键设备并实现国产化,并在300MW以上燃煤电站锅炉实施海水烟气脱硫技术工程化示范。 研究内容: 研究流场、温度场、海水水质对脱硫过程、海水水质恢复过程的影响。开发高效节能的吸收塔、曝气池等海水脱硫关键设备,形成系统设计软件包及运行工具包,建立300MW及以上燃煤电站锅炉配套的大型海水脱硫技术示范工程,实现稳定可靠运行。 主要考核指标: (1)形成300MW及以上燃煤电站锅炉海水烟气脱硫系统设计软件包,并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 (2)研制出高效节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脱硫用吸收塔和曝气池,并实现国产化生产。 (3)建立300MW及以上燃煤电站锅炉海水烟气脱硫技术工程化示范。系统脱硫效率≥95%,系统可利用率≥95%,综合能耗比国外同类海水脱硫工程,降低5%。脱硫废水pH达到6.8以上,其它污染物达到电厂临近海域海水水质功能区标准要求。 (4)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 课题实施年限: 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50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自筹或配套研究经费不少于1500万元。 课题三、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半干法脱硫技术与装备 研究目标: 针对我国烟气半干法脱硫存在的运行可靠性差,对机组负荷、煤种、脱硫剂适应性差的问题,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燃煤火电机组烟气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建立300MW及以上燃煤电站锅炉匹配的CFB-FGD工业示范装置,实现工程稳定可靠运行。 研究内容: 研究CFB-FGD技术大型化应用可靠性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锅炉负荷、煤种、脱硫剂的变化对CFB-FGD技术的影响,研制物料循环系统设备;优化系统工艺参数和关键设备;开发系统设计软件包及运行工具包,建立与300MW及以上燃煤电站锅炉配套的CFB-FGD工业性示范装置,实现稳定可靠运行。 主要考核指标: (1)形成300MW及以上燃煤电站锅炉匹配的CFB-FGD烟气脱硫系统设计软件包,并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 (2)建立300MW及以上燃煤电站锅炉烟气半干法脱硫除尘工业示范装置,达到: Ca/S?1.4,△T≥10℃时,脱硫效率≥90%。与国外工艺相比,在同等条件下,综合能耗降低5-10%,整体运行保证率不低于95%,并连续稳定运行3000h。 (3)开发出与大型循环流化床脱硫配套的超高浓度微细粒子高效控制技术,烟尘排放?50mg/Nm3,二氧化硫和粉尘能同时达标排放。 (4)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 课题实施年限: 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50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自筹或配套研究经费不少于1500万元。 课题四、大型燃煤电站锅炉SCR烟气脱硝技术与示范 研究目标: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燃煤电站锅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工程系统设计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R催化剂配方与工艺技术;实现催化剂的国产化生产;建立300MW及以上大型燃煤电站锅炉SCR烟气脱硝示范工程。 研究内容: 研究SCR烟气脱硝反应器的设计制造技术,重点优化反应器结构,解决流场分布的辅助设计试验手段;研制出适合我国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特点(高尘、高钙、煤种变化大)的SCR催化剂的核心配方、催化剂生产工艺技术及性能检验技术,实现催化剂的国产化生产;开展大型燃煤电站锅炉SCR烟气脱硝系统成套化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脱硝SCR工艺设计和运行工具包,建立300MW及以上大型燃煤电站锅炉SCR烟气脱硝示范工程,实现稳定可靠运行。 主要考核指标: (1)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300MW及以上大型燃煤电站锅炉SCR烟气脱硝系统设计和运行软件包,并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 (2)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硝催化剂,建成工业规模化的催化剂生产能力,在保证脱硝效率≥90%的条件下,产量至少满足一台300MW机组SCR烟气脱硝工程需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剂核心配方,性能测试技术。催化剂性能达到:①脱硝效率≥90%,②SO2的转化率<1%,③氨的逃逸量<3ppm,④催化剂寿命设计值不低于16000h。 (3)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脱硝设计技术与催化剂,建立300MW及以上燃煤电站锅炉SCR烟气脱硝工业性示范装置; 脱硝效率≥90%,SO2的转化率<1%,氨的逃逸量<3ppm;国产催化剂寿命设计值不低于16000h。工程整体运行保证率不低于95%,设备和材料国产化率≥95%,并连续稳定运行3000h。 (4)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 课题实施年限: 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75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自筹或配套研究经费不少于2250万元。 课题五、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电袋复合除尘技术与装备 研究目标: 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00MW机组配套的电袋复合除尘技术与装备,建立600MW燃煤机组除尘工业性示范工程,实现稳定、经济、长期运行。 研究内容: 研究电袋复合除尘器内的气流分布,开发二次导流技术及其装置;研究电袋复合除尘设备对高浓度、高比电阻微细粒子的有效去除技术;开发清灰技术及相关设备;开发滤布动态过滤特性的测试手段,研究荷电后粉饼层的特性;开发高性能除尘电源及其配套关键技术;研究系统安全性设计优化技术。开发系统设计工艺软件包,建立600MW燃煤机组烟气电袋复合除尘示范工程,实现连续稳定可靠运行。 主要考核指标: (1)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600MW燃煤电站锅炉及大型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和运行软件包,并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 (2)建立600MW燃煤电站锅炉电袋复合除尘示范工程,达到:烟尘排放浓度<30mg/Nm3;过滤速率≥1.2m/s,设备阻力介于800~1000Pa,系统保证连续稳定同步运行5000小时以上。滤袋寿命设计值≥25000 小时。 (3)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 课题实施年限: 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50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自筹或配套研究经费不少于1500万元。 三、注意事项 1.本重点项目下设5个课题,申请单位可以就各课题分别提出申请。评审过程以课题为单元分别进行,择优确定各课题的承担单位。 2.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一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独资企业和外资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均可承担本项目课题。 3.重点项目课题责任人必须是法人,法人是当然的课题依托单位,且须指定一名自然人担任课题组长。课题组长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龄在55周岁以下(截止指南发布之日),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半年,过去三年内没有863计划信用管理不良记录。 4.本重点项目各课题鼓励产学研单位联合申请。 5.课题组长申请及负责的科技部三大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973计划)在研课题累计不得超过一项,同时可参加一项课题(申请或在研);每个参加课题的技术人员最多只能参与三大计划中两项课题的工作。科技部及所属事业单位借调的与863计划相关的人员不能申请或参加申请。 6.申报程序和要求: 本项目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统一申报。申请指南在科技部及863计划网站上公开发布。 7.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 柯 兵 张书军 联系电话:010-58884866,58884868 Email: kebing@acca21.org.cn; zhshujun@acca21.org.cn 附件2: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点项目“工业燃煤锅炉及炉窑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与装备”课题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盐饕茉吹墓抑唬萃臣疲夜?0%二氧化硫、67%氮氧化物、70%烟尘排放量来自于煤炭的燃烧。其中,燃煤电站、燃煤工业锅炉、燃煤炉窑等烟气排放污染问题最为突出。围绕我国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重大需求和国际技术前沿,通过关键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煤电站、燃煤工业锅炉、燃煤炉窑等烟气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设备,推动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任务十分迫切。 此次发布的是本领域“工业燃煤锅炉及炉窑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与装备”重点项目申请指南。本重点项目下设3个课题,申请单位可以就各课题分别提出申请。评审过程以课题为单元分别进行,择优确定各课题的承担单位。 二、指南内容 课题1. 工业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脱硝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目标: 针对工业燃煤锅炉烟气特点,开发高效适用、运行可靠的钙基湿法烟气脱硫成套化技术,研究湿法烟气脱硝技术,并在35t/h-220t/h工业燃煤锅炉上进行钙基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工程示范,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脱硝技术与装备。 研究内容: 开发高效适用、运行可靠的钙基湿法(钙基双碱法或石灰法)烟气脱硫成套化技术,重点研发钙基湿法脱硫工艺优化、脱硫系统集成控制、脱硫系统设计软件等关键技术与设备,集成配套优化石灰浆液制备系统、亚硫酸钙氧化系统、固液分离系统、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在65t/h-130t/h两种不同燃烧方式的工业燃煤锅炉上进行工程化示范研究,实现稳定可靠运行,并形成集成化工程技术及装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湿法烟气脱硝技术,筛选选择性好的氧化剂,重点研究气相流场分布、气相氧化设备、氧化工艺、吸收工艺、脱硝废水处理等关键技术。 主要考核指标: (1) 形成工业燃煤锅炉钙基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设计软件包,并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脱硫石膏纯度大于80%,脱硫副产物氧化率大于85%,水循环利用率大于90%,烟气带水小于100mg/Nm3。 (2) 脱硫成套研究成果在65t/h-130t/h两种不同燃烧方式的工业燃煤锅炉上进行工程化示范应用,并连续稳定运行2000h,运行保证率不低于90%;当Ca/S?1.1时,脱硫效率稳定大于90%;烟尘排放达到当地的排放标准。 (3) 开发湿法脱硝技术,在实际烟气条件下,脱硝效率大于50%。 (4)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5项。 课题实施年限: 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60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匹配研究经费不少于900万元。 课题2. 烧结机烟气半干法脱硫成套化技术与设备 研究目标: 针对烧结机烟气的特点,开发高效适用、运行可靠的烧结机烟气半干法脱硫技术及装备,在200-360m2的烧结机上实施烧结机烟气半干法脱硫技术的工程化,进行脱硫工程示范,实现稳定可靠运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化工程技术及设备。 研究内容: 通过对烧结机工艺的匹配性和适用条件的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烧结机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及设备,重点研究脱硫除尘系统集成设计技术、脱硫系统集成控制技术、脱硫系统设计软件、脱硫灰的收集和输送技术、脱硫副产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及配套关键设备和组件。建立200-360m2烧结机烟气半干法脱硫工程示范,实现稳定可靠运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成套化工程技术及装备。 主要考核指标: (1) 形成烧结机烟气半干法脱硫除尘系统设计软件包,并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 (2) 开发的脱硫系统集成控制技术及装备等成套研究成果在建立的200-360m2烧结机烟气半干法脱硫示范工程上应用,并进行连续稳定运行2000h,运行保证率不低于90%;当Ca/S?1.3,△T>10℃时,脱硫效率稳定达到85%,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能达到当地的排放标准。 (3) 开发出脱硫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 (4)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5项。 课题实施年限: 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50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匹配研究经费不少于1500万元。 课题3. 工业燃煤锅炉回收型氧化镁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 研究目标: 开发出回收型氧化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及成套设备,在单台130t/h-220t/h工业燃煤锅炉上实施该技术的工程化示范,实现稳定可靠运行,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化工程技术及设备。 研究内容: 着眼资源化,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回收型氧化镁法脱硫工艺和成套设备。开展回收型氧化镁法脱硫系统的集成优化研究,研发脱硫系统集成控制技术和脱硫系统设计软件,重点攻克副产品回收工艺优化和品质控制技术、系统二次污染控制技术等,制备高附加值的脱硫副产品。建立单台130t/h-220t/h工业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工程化示范,实现稳定可靠运行。 主要考核指标: (1) 形成回收型氧化镁法烟气脱硫技术设计软件包,并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脱硫副产物的硫资源化利用率稳定达到85%以上。 (2) 成套研究成果在燃煤含硫量大于2%的单台130t/h-220t/h工业燃煤锅炉上建立的回收型氧化镁法烟气脱硫示范工程上应用,并进行连续稳定运行2000h,运行保证率不低于90%;脱硫效率稳定达到90%以上,脱硫副产物的硫资源化利用率稳定达到85%以上,副产品达到国家相关产品标准。 (3) 回收脱硫副产品的收益高于脱硫副产品回收系统的运行费用。 (4)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4项。 课题实施年限: 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40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匹配研究经费不少于600万元。 三、注意事项 1、本重点项目下设3个课题,申请单位可以就各课题分别提出申请。评审过程以课题为单元分别进行,择优确定各课题的承担单位。 2.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一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独资企业和外资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均可承担本项目课题。 3.重点项目课题责任人必须是法人,法人是当然的课题依托单位,且须指定一名自然人担任课题组长。课题组长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龄在55周岁以下(截止指南发布之日),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半年,过去三年内没有863计划信用管理不良记录。 4.本重点项目各课题鼓励产学研单位联合申请。 5.课题组长申请及负责的科技部三大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973计划)在研课题累计不得超过一项,同时可参加一项课题(申请或在研);每个参加课题的技术人员最多只能参与三大计划中两项课题的工作。科技部及所属事业单位借调的与863计划相关的人员不能申请或参加申请。 6.申报程序和要求: 本项目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统一申报。申请指南在科技部及863计划网站上公开发布。 7.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 柯 兵 张书军 联系电话:010-58884866,58884868 Email: kebing@acca21.org.cn; zhshujun@acca21.or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