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餐饮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市政府同意市贸易局制定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餐饮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现予转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七年四月三十日 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餐饮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餐饮业既是民生产业,也是发展潜力巨大的重要行业。加快餐饮业发展不仅对于拉动消费、繁荣市场、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优化结构、提高第三产业贡献率、吸纳劳动力就业、弘扬餐饮文化、树立城市形象、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我市餐饮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目前总体上仍处于小、散、弱状态,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经营理念落后、品牌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市场拓展不快、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我市餐饮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以开放、引导、促进为着力点,积极推广现代经营方式,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推动全市餐饮业的产业化、规范化、现代化进程。力争到201O年,全市餐饮业零售额超过220亿元(年均增长16%),规划、培育、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地方特色突出、文化氛围浓烈、社会影响力大、年营业额5亿元以上的美食街区10条,年营业额1亿元左右的美食街区30条;扶持、培育年营业额10亿元以上的品牌企业集团2家,1亿元以上的品牌企业10家,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东方水城、美食天堂”。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加强引导,建立促进餐饮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加强对餐饮业发展方向的引导,推动行业改革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促进全市餐饮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⒈加强法规和标准建设。加大餐饮业法规建设力度,加快制定出台《苏州市规范餐饮业经营行为办法》。研究建立行业诚信机制(失信惩戒机制),建立标准体系,引导企业改善经营设施、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⒉开展行业发展规划研究。加强餐饮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工作,整合行业有效资源,强化政府主管部门在规划投资、市场运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引导服务功能,减少盲目扩张投资。 ⒊加强餐饮市场监测。建立全市重点餐饮企业制度,加大对重点餐饮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深入研究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解决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充分发挥重点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规范秩序,营造促进餐饮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加强餐饮市场秩序与经营环境的规范工作,为餐饮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是确保我市餐饮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 ⒈规范秩序。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餐饮市场的管理,鼓励守法诚信经营,依法对扰乱餐饮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使餐饮企业不论大小、强弱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发展。 ⒉加强监督。切实加强餐饮企业食品卫生和安全监管,优化餐饮市场环境,保障群众消费安全。 ⒊扶优限劣。以规划先行为原则,进一步合理开展网点布局,对优秀品牌企业在网点配置、企业开办等方面给予帮助支持。要使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对缺乏法律法规依据而限制餐饮业发展的因素进行清理,减轻企业负担。 (三)创新方式,拓展传统餐饮业发展的深度广度 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管理和科学技术手段,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是我市餐饮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1.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支持和鼓励品牌企业按照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的要求,以连锁方式对传统经营方式进行改造,引导企业完善连锁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利用直营、联营、加盟等形式,引导品牌餐饮企业做大做强。 2.加快延伸服务空间。继续拓展节假日休闲消费,努力培育早餐和夜间消费市场,推动具有苏州独特山水和田园风光的农家餐饮、生态餐饮的发展;积极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牌餐饮企业走餐饮、娱乐、食品加工、原辅料生产基地等产业链一体化综合经营的道路。 3.加大菜品创新力度。充分依靠创新菜专业委员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创新菜评选活动,促进新菜推广。加强菜品创新、健康食谱、食品科学研究,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4.着力抓好人才培养。支持各类学历和非学历学校、协会等开展培训,加快复合型人才和配餐营养师的引进和培养,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支持企业和院校挂钩,尽快形成一支管理、营销、生产、服务诸环节稳定的老中青队伍。 (四)传承文化,打造引领餐饮业发展的特色品牌 进一步发掘苏州餐饮文化的商业价值,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名店、培养名厨、推出名品是我市餐饮业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走向国际化、市场化的重要依托。 1.振兴“老字号”餐饮企业。推动老字号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新的经营管理机制,创新营销方式,提高市场占有率。 2.引导企业争创品牌。通过节、会、赛等平台和媒体宣传,扩大品牌企业影响,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使餐饮品牌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3.打造名店名菜名师。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充分发挥名店名菜名师的品牌效应,树立一批“名店”和“老字号”典型,认定一批“苏帮菜”代表性菜肴,推选评定一批具有精湛技能与良好品德的烹饪“大师”、“名师”。 4.抓好美食街区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味,将餐饮和商贸、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培育发展具有浓厚文化氛围以及地方特色的美食街区,着重提高档次、增强特色、扩大规模、凝聚人气和完善功能,更好地发挥龙头作用和聚集效应。 (五)扩大影响,加大餐饮业发展的推介宣传力度 加强宣传,让广大消费者全面了解苏州菜的悠久历史、丰富内涵和精髓,逐步认识、认同、熟悉苏州菜,是我市餐饮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 1.进一步打造“中国?苏州美食节”。通过行业展览、论坛对话、技能比赛、美食展示等多种形式,“以节造市”、“以会搭台”,全面提升“东方水城、美食天堂”的城市形象。 2.组织力量,完成“申遗”工作。成立专门班子,力争到2009年将苏州船菜船宴、苏式月饼、苏式糕团、苏式糕点、苏式蜜饯、苏式酱菜、太仓肉松、昆山奥灶面等的制作技艺逐步列入市、省和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3.以经济文化为桥梁,加大推介宣传力度。发挥我市对外友好合作关系的资源优势,在旅游宣传、对外招商、文化交流等活动中,组织各种形式的苏州菜对外交流宣传活动,推出苏州美食“名片”。 4.推动苏州餐饮与国内、国际的重大学习交流活动。组织本地餐饮企业参与国内外大型美食节庆会展活动,提高苏州餐饮的知名度。 5.对苏州餐饮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六)配套政策,加大餐饮业发展的扶持推进力度 抓住促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制定落实好对在苏州市行政区域内注册企业的各项扶持、支持配套政策,是推动我市餐饮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导向。 1.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或在境外注册商标的企业,可按照《苏州市名牌带动战略奖励细则》给予一次性奖励。 2.中华餐饮名店、中华老字号、江苏餐饮名店输出资本、品牌、管理技术和人才,在苏州市外开设分号或发展符合标准的在苏州总部纳税的连锁店,开业满三年并符合《苏州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或当地服务业发展扶持要求的,给予一定额度的专项定额补贴或贴息。 3.中华餐饮名店、中华老字号、江苏餐饮名店建立本企业原材料生产基地,带动相关行业共同发展成绩显著、满三年并符合《苏州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或当地服务业发展扶持要求的,给予一定额度的专项定额补贴或贴息。 (七)整合力量,发挥行业组织在餐饮业发展中的作用 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承担着为会员、为企业、为政府、为社会服务的使命,发挥着“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是我市餐饮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1.开展行业服务。支持行业组织通过开展信息咨询服务、业务技能培训、组织技术交流、推广典型经验等,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 2.开展制度建设。引导行业组织根据各自职能,完善行规行约,建立健全行业和企业的社会信用机制、信用档案,进行有序竞争,维护市场秩序,不断提高行业自我管理水平。 3.开展市场调研。利用行业组织自身优势,根据市场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反映企业的问题和困难,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提高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出谋划策。 4.开展行业活动。鼓励行业组织举办各种会展节庆活动,搭建企业营销和形象宣传平台,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三、组织领导 促进全市餐饮业又好又快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各市、区政府(管委会)和商贸流通主管部门、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结合当地实际,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把发展餐饮业摆在加快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促进全市餐饮业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