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07年“东桑西移”工程蚕茧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
(商财发〔2007〕1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财政厅(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方针,加快茧丝绸行业结构调整,商务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为此,在2006年支持50个蚕茧基地建设的基础上, 2007年将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蚕茧基地,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组织申报要求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继续按照《商务部关于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通知》(商运发(2006)190号)、《商务部关于“东桑西移”工程国家支持蚕桑基地项目建设规范的通知》(商运发(2006)211号)、《商务部 财政部关于做好2006年茧丝绸基金工作的通知》(商财发(2006)282号)等文件的相关要求,本着公开、公正、透明、扶强扶优的原则,积极引导推荐符合条件,特别是地方重点培育、在基地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龙头企业和配套蚕种场申报项目。其中,蚕茧基地建设的起止时间为2006年10月-2007年12月底,建设要求和补贴标准与2006年项目相同,建设内容可扩大到柞蚕(柞蚕基地建设标准见附件1)。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于2007年5月15日前将本省2007年拟承担项目单位的《2007年度“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申报材料》(见附件2)、《各省(区、市)“东桑西移”工程2007年度规划建设项目汇总表》(见附件3)以及项目可行性报告上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下同)。
原则上,中西部地区2006年鲜茧产量超过1万吨的省份向商务部推荐项目不超过5个,其他中西部省份(含柞蚕区)推荐项目不超过2个,中央单位在中西部地区建设的项目按程序逐级上报的同时抄报商务部。
有关材料报送格式可从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网站(http://scyxs.mofcom.gov.cn/)下载,材料报送时以电子邮件(jsb322@126.com)和纸质文件(一式两份)两种方式同时报送。
二、严格审核把关
在组织企业申报过程中,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避免出现文字材料不够详细、证明材料不够充分等问题。县级和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要认真核实企业情况,确保企业申报材料真实有效;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要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并组织专家严格核实项目申报地区规划和基础条件、申报企业的资质和配套服务能力,对申报材料进行研究、论证、评审并公示,择优推荐;对不符合要求或存在争议的企业一律不予推荐上报。
三、做好跟踪管理
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应按照“东桑西移”工程的有关文件要求,精心组织实施,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要建立对“东桑西移”工程跟踪调查、信息上报制度,及时向商务部报送进展情况和出现的问题,提出工作建议。
2007年“东桑西移”工程对茧丝绸工业和贸易环节的支持另文通知。
二○○七年四月十七日
附件1:
2007年度“东桑西移”工程柞蚕茧基地建设标准
2007年起,"东桑西移"工程国家支持的蚕茧基地建设可扩大到柞蚕基地建设,具体要求如下:
一、建设要求
国家支持的柞蚕基地建设项目:应改扩建柞林蚕场面积不低于5万亩(原则上以县级行政区域为主);应示范建设小蚕共育室30个,每个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可按相应个数和面积折算)。
与基地配套改造的蚕种场,更新改造的有关设施可以是保种类、养蚕类、制种类、消毒防病类生产设施、设备与器具。
二、建设标准
(一)柞林蚕场改造前后标准如下:
二化性蚕区柞林蚕场标准
项目 | 待改造柞林场 | 改造后柞林场 |
柞 树 | 墩株数/亩 根刈 /中刈 | 100~150 / 70~100 | 200以上 / 150以上 |
缺 株 率 | 5%~25% | 1%以下 |
郁闭度(轮伐前) | 0.5~0.7 | 0.9以上 |
林 相 | 明显 | 明显 |
草灌植物 | 覆 被 率 | 60%~80% | 90%以上 |
生 物 量 | 中 | 多 |
土壤肥力 | 残 落 物 层(厘米) | 1~2 | 3~4 |
有 机 质 | 1.0%~3.0% | 3.5%以上 |
土 层 | 中等 | 深厚 |
树 势 | 一般 | 旺盛 |
产 叶 量(公斤/亩) | 250左右 | 450以上 |
产 茧 量(公斤/亩) | 5左右 | 10以上 |
一化性蚕区柞林蚕场标准
项目 | 待改造柞林场 | 改造后柞林场 |
柞 树 | 墩株数/亩 根刈/中刈 | 100~200 / 100~150 | 250以上 / 200以上 |
缺 株 率 | 5%~25% | 1%以下 |
郁闭度(轮伐前) | 0.5~0.7 | 0.9以上 |
林 相 | 明显 | 明显 |
草灌植物 | 覆 被 率 | 60%~80% | 90%以上 |
生 物 量 | 中 | 多 |
土壤肥力 | 残 落 物 层(厘米) | 1~1.5 | 2~3 |
有 机 质 | 1.0%~1.5% | 2.5%以上 |
土 层 | 中等 | 深厚 |
树 势 | 一般 | 旺盛 |
产 叶 量(公斤/亩) | 150左右 | 250以上 |
产 茧 量(公斤/亩) | 4左右 | 6.5以上 |
(二)小蚕共育室建设
小蚕共育室大小可依各地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而异,其中:二化性蚕区放养10把,蚕场面积600~700亩;一化性蚕区放养5公斤卵,蚕场面积300亩左右,建设一处小蚕共育室,面积100平方米为宜。
(三)配套蚕种场改造与制种有关的设备参考如下:
⒈ 制种用具:挂茧架、晾蛾架、产卵袋、蚕筐、茧床、塑料纱、补湿布、公分秤、台磅秤、干湿温度计等。
2.蚕种检验检疫用具:显微镜、乳钵、载玻片、盖玻片、磨蛾机、离心机、震荡仪、烘箱、贮蛾箱、生化培养厢等。
3.消毒防病用具:紫外消毒机、高压喷雾器、防毒面具、水缸、铁锅、温度计、量杯、天秤等。
4.温湿度控制设备:空调、补湿器、控制仪、冷冻机组、加热设备等。
5.孵卵用具:显微镜、蚕卵解剖器等。
6.浴种用具:浸种箱、脱水机、蚕卵自动称量器及装盒装置等。
三、资金支持标准
"东桑西移"工程柞蚕基地建设项目龙头企业、配套蚕种场的资金支持方式及标准,参照桑蚕基地建设项目执行,每个基地项目国家对龙头企业支持170万元,其中柞林蚕场改造140万元,小蚕共育室建设30万元;对配套蚕种场设备改造支持30万元。
附件2
2007年度“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目录 |
| 1、申报“东桑西移”工程项目企业基本情况表 |
| 2、2007年企业拟建设“东桑西移”工程项目规划及进度安排情况 |
| 3、配套蚕种场基本情况表 |
| 4、2007年蚕种场拟更新改造制种仪器和设备规划及进度安排情况 |
| 5、当地自然条件的说明及当地政府对发展蚕茧生产的规划和意见 |
| 6、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龙头企业营业执照和2004年、2005年、2006年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复印件,龙头企业银行信用等级证明,龙头企业与当地政府(村、乡、镇)发展蚕茧的协议和蚕种场的协议(样本)复印件,配套蚕种场的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最近一期质量检测材料的复印件等。 |
企业声明 |
本人谨代表申请企业作出声明,完全明白“东桑西移”工程项目资金使用有关规定及2007年度“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申报材料的所有内容。本人确认,所填报的各项申请材料,均真实无误。本人知道如误报或漏报材料,以欺诈手段取得“东桑西移”工程项目资金,均属违规行为,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申报项目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及企业印章 | 申报项目蚕种场法定代表人签字及企业印章 |
各部门审核意见 |
县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盖章) | 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盖章) |
省级财政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盖章) |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盖章) |
材料1:申报“东桑西移”工程项目企业基本情况表 1 |
名称 | |
企业详细地址 | |
法人代表 | |
企业联系人 | | 办公电话 | | 手机 | |
传真 | | 电子信箱 | |
企业性质 | | 银行信用等级 | |
注册资本(万元) | | 注册时间 | |
企业职工人数(人) | | 技术人员(人) | |
企业及已有基地情况(可用附件形式报送) |
|
|
|
|
|
|
|
|
|
|
|
|
|
|
|
|
|
|
|
|
申报“东桑西移”工程项目企业基本情况表 2 | |
项目指标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
企业经济指标 | 总收入(万元) | | | | |
销售收入(万元) | | | | |
净利润(万元) | | | | |
交税总额(万元) | | | | |
技术开发推广经费支出(万元) | | | | |
资产负债率(万元) | | | | |
目前企业蚕茧生产与技术基本情况 | 覆盖的桑(柞)园面积(亩) | | | | |
每亩鲜茧产量(公斤) | | | | |
鲜茧总产量(吨) | | | | |
年增产鲜茧(吨) | | | | |
鲜茧平均收购价格(元/担) | | | | |
蚕农收入(万元) | | | | |
带动农户数(户) | | | | |
更新推广新桑品种(亩) | | | | |
优良新蚕品种使用率 | | | | |
已有养蚕大棚的面积(平方米) | | | | |
省力化养蚕技术推广率 | | | | |
已有小蚕共育室面积(平方米) | | | | |
小蚕集中共育率 | | | | |
蚕病损失率 | | | | |
方格蔟使用率 | | | | |
鲜茧出丝率 | | | | |
干茧解舒率 | | | | |
烘折 | | | | |
毛折 | | | | |
白厂丝等级 | | | | |
年产白厂丝(吨) | | | | |
制表人: | | (加盖公章) | |
注:企业经济指标可填报集团公司情况 | |
材料2:2007年企业拟建设项目规划及进度安排情况 | | | |
2007年企业拟建设项目简介及进度安排情况(可用附件形式报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建设项目(含2006年10月以来已建项目) | 新增规模 | 计划投资额 | 其中 | | | |
(万元) | 银行贷款 | 自筹资金 | | | |
桑(柞)园基地建设(亩) | | | | | | | |
养蚕大棚建设(平方米) | | | | | | | |
小蚕共育室建设(平方米) | | | | | | | |
方格蔟推广(片) | | | | | | | |
制表人: | | | (加盖公章) | | | |
材料3:配套蚕种场基本情况表 1 |
名称 | |
详细地址 | |
法人代表 | |
企业联系人 | | 办公电话 | | 手机 | |
传真 | | 电子信箱 | |
企业性质 | |
注册资金(万元) | | 注册时间 | |
企业职工人数(人) | | 技术人员(人) | |
生产蚕种的品种 | |
生产范围/经营区域 | |
蚕种生产许可证有效期的起止日期 | |
蚕种场基本情况介绍(可用附件形式报送) |
|
|
|
|
|
|
配套蚕种场基本情况表 2 |
项目指标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经济指标 | 总收入(万元) | | | |
销售收入(万元) | | | |
净利润(万元) | | | |
交税总额(万元) | | | |
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万元) | | | |
繁育蚕种规模 | | | |
项目指标 | 情况介绍 |
主要设备配备情况,截止2006年底 | 制种用房建设情况 | |
催青类设备 | |
养蚕类设备 | |
上蔟类设备 | |
制种类设备 | |
浴种类设备 | |
消毒防病类设备 | |
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情况 | |
蚕种质量检验情况(最近三年) | |
填表人: | | (加盖公章) |
材料4:2007年蚕种场拟更新改造仪器 和设备规划及进度安排情况 |
2007年企业拟建设项目简介及进度安排情况(可用附件形式报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设备更新改造计划 | 新增规模 | 计划投资额 | 其中 |
(万元) | 银行贷款 | 自筹资金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表人: | | | (加盖公章) |
材料5 |
当地(县域)自然条件的说明 |
|
|
当地(县域)经济情况的简介(特别是农村经济) |
|
|
|
当地(县级)政府对发展蚕茧生产的规划简介 |
|
|
|
|
|
填表人: (材料5可以附件形式报送) |
附件3
××省(区、市)“东桑西移”工程2007年度规划建设项目汇总表
|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盖章): |
| 序号 | 承担项目企业全称 | 配套蚕种场全称 | 2007年计划新增桑(柞)园面积(亩) | 企业拟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 | 蚕种场拟更新改造制种仪器和设备总投资(万元) |
| 合计 | 其中 | 合计 | 其中 |
| 贷款金额 | 自筹资金 | 贷款金额 | 自筹资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 填表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