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关于申报2006年度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露天)的通知
中煤协会行调[2007]10号
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认真做好2006年度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露天)申报评审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2006年度安全高效矿井(露天)的申报程序,按照中煤协会行调[2007]2号文件《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露天)评审办法》执行。
二、各单位申报材料应包括省(区、市)煤炭管理部门(协会)、中央企业的签署意见;各煤炭企业(煤矿)的申报文件、文字说明材料及相关报表。申报各类别安全高效矿井的单位,需要填写附表1、3至附表10;申报各类别安全高效露天矿的单位,需要填写附表2、4、7至附表10。
三、为便于统计汇总,文字说明材料和相关报表请分别使用Word、Excel软件编辑、制表,以A4纸打印,按照一式7份格式报送,另附电子版一份。
四、请各省(区、市)煤炭管理部门(协会)和中央企业于3月中旬前,组织完成本地区、中央企业申报安全高效煤矿的初审工作。为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员过度集中,今年全国安全高效煤矿申报工作,拟分成东北、西北、西南、华东地区四片进行,各省(区、市)煤炭管理部门(协会)、各煤炭企业可以选择就近参加。申报工作从3月11日开始,具体申报地点另行通知。
五、为保证申报安全高效煤矿的严肃性,请各单位予以高度重视。申报时须由本单位负责同志进行陈述,并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不得委托他人代劳。为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申报表中的各项数据须在上报前认真仔细地核对,申报陈述时各项数据均不得随意涂改。
六、为保证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煤矿评审质量,我会在初审工作结束后,将组织若干专家组,分片进行验收工作。具体验收时间另行通知。
七、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21号。邮编:100713;联系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行业协调部陈奇;电话:010-64463365;手机:13683098107;潘庆林:010-64463197(可传真);手机:13391856827;E-mail: pan.qinglin@163.com
八、会务联系服务
申报2006年度安全高效矿井(露天)会务工作,委托北京中煤互联会议公司负责。联系人:岳红侠;联系电话:15988359938;办公室电话:0510-82753733(可传真)。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二OO七年一月二十五日
附:
2006年申报安全高效煤矿材料内容的具体要求
一、申报材料内容:
1、申报煤矿的基本情况:矿井地理位置、地质赋存条件、自然灾害危险(水、火、瓦斯等级及突出危险等)、地质储量、采掘关系、生产系统与开采方法、主要提升运输装备、采掘工作面主要装备、劳动组织管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环境保护设施、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情况、ISO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情况。
2、2006年煤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对比并加以说明(与上年同期相比、与"十五"初期的2001年相比)。
3、2006年煤矿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取得的科研成果、技术革新成果;刷新的生产纪录(本矿或本企业纪录)。
4、提供本单位在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
5、2006年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包括:安全生产保障制度、运行机制、安全技术装备及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使用状况、重要安全案例的分析、重大隐患排查处理情况、安全生产保持时间的纪录;行业级安全高效煤矿个别死亡事故的原因、类别及案例分析。
6、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本矿在技术改造、安全投入、优化安全生产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劳动定员管理、改变经营理念、提高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做法和经验。发展采煤、掘进、运输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方面工作思路。
7、申报煤矿开展节能降耗的计划、措施及落实情况。
8、2006年煤矿在生产中,因外部环境、地质条件的变化等原因,遇到的问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以及需要各级政府帮助解决的困难、需要具体的支持政策。
9、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思路和远景。
10、在构建和谐煤矿、和谐矿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就。
二、其他
1、请提供一份申报安全高效煤矿材料及申报表的电子版。
2、请各单位确定一名联系人,并将其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和手机号码)通过E-mail报到我会行业协调部。
关于申报工作的补充说明
一、在执行《标准》中,根据特级、行业一级、行业二级安全高效矿井(露天)人均年收入应分别达到煤炭行业的2倍、1.4倍、1.2倍以上的要求, 2006年度煤炭行业的人均年收入参照2.3万元执行。
二、原煤生产人员效率计算办法按照原煤炭部煤规字[1994]152号文件执行。
附件三:计算劳动效率有关问题的规定
煤规字[1994]第152号
原煤生产人员效率计算:
一、 计算公式:
式中:参与计效的原煤生产人员是指在原煤生产过程中,直接从事原煤生产活动的工人和部分管理人员。包括以下各类人员:
1、井下工人:指以矿井井口为界,凡在井下直接从事原煤生产活动的生产工人均属井下工人。在井下工人中参与计效的工人有:回采工人、掘进工人、井下运输工人、巷道维修工人和井下其它生产工人。
2、露天工人:是指在露天矿场由剥离到采煤装车外运为止所有从事原煤生产活动的工人。包括采、剥、穿孔、爆破、机电、运输、装运、排土等工人。
3、直接从事原煤生产活动的部分管理人员。包括:井口或露天坑口直接从事生产管理的正副井、区、段长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局、矿两级机关为原煤生产服务的正副局、矿长,局、矿三总师,局与矿采、掘、机、运、通、地测、调度等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
4、地面运输工人中的井口推车工、摘挂钩工、翻罐笼工人以及绞车、压风机司机。
以上各类人员中凡属于"生产服务线各种专业队",即企业实行生产、生产服务、生活服务三条线分头管理,且由井上、井下工人共同组成,各自内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专业队(组),由于它们与生产线的各生产队组是经济往来关系,各专业队按采、掘等队组的要求定时定点实行专业承包和专业保障,因此可不统计为原煤生产人员,亦不参与计算原煤生产人员效率。
二、计算原煤生产人员效率的几项具体规定:
1、在参与计效的人员中,对招收的新工人(包括为本企业新井投产培训的人员),自进入生产岗位六个月以内不参与计算效率;对为外单位培训人员一律不计效率。
2、生产矿井中直接从事改扩建工程的所有人员一律不计效率。
3、井下包工队的计效问题:按照计效产量和计效工数相一致的原则,凡在正规工作面采煤掘进的工人均参加计算效率,其产量统计为计效产量;在非正规面(如采边角煤柱、三角煤等)的工人不参与计算效率,其产量亦不纳入计效产量。
4、矿井停产期间其工人均不参与计算效率。
5、计算效率的子母项相适应,统计范围一致。
附表 1 | | | | | | | | | | |
煤炭工业2006年度安全高效矿(井)申报表 |
单位名称: 煤矿 | | | | | | |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制订 |
序号 | 项目 | 计算单位 | 合计 | 序号 | 项目 | 计算单位 | 第一采煤/掘进队 | 第二采煤/掘进队 | 第三采煤/掘进队 |
1 | 矿(井)能力 | 设计能力 | 万t | | 9 | 工作面 地质条件 | 采煤队名称 | | | | |
核定能力 | 万t | | 采煤工艺(综采/综放/高档/其它) | | | | |
实际产量 | 万t | | 煤层平均厚度 / 最大厚度 | m | | | |
2 | 平均工作面 个 数 | 合计 | 个 | | 煤层平均倾角 / 最大倾角 | 度 | | | |
综采/高档普采 | 个 | | 10 | 矿井综合单产 | t /个.月 | |
3 | 采掘机械化 程 度 | 采煤机械化程度 | % | | 11 | 工作面产量 | 年产量 | 万t | | | |
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 | % | | 平均月产 / 最高月产 | t /个.月 | / | / | / |
综采程度/综掘程度 | % | | 平均日产 / 最高日产 | t /日 | / | / | / |
4 | 安全事故 | 死亡人数 | 人/次 | | 12 | 工作面 设 备 | 液压支架 | 型号/架数 | | | |
百万吨死亡率 | 人/Mt | | 采煤机 | 型号 | | | |
5 | 劳动效率 | 原煤生产人员效率 | t/工 | | 刮板输送机 | 型号 | | | |
原煤生产期末人数 | 人 | | 13 | 矿井掘进总进尺 | 万m | |
原煤生产实际工日 | 工日 | | 14 | 煤巷掘进工作面 | 平均月进尺 / 最高月进尺 | m/个.月 | / | / | / |
6 | 经济效益 | 实现利润 | 万元 | | 平均日进尺 / 最高日进尺 | m/个.日 | / | / | / |
7 | 人均工资 | 年收入(同比增幅) | 万元/人 | / | 岩巷工作面 | 平均日进尺 / 平均月进尺 | m/个.月 | / | / | / |
8 | 采区回收率 | 薄煤层/中厚/厚煤层 | % | | 15 | 申报级别 (特级 / 行业一级 / 行业二级) | 矿长签字、盖章及日期 | 集团公司(矿务局) 盖章及日期 | 省(区、市)煤炭管理机构(中央企业)盖章及日期 |
备注说明:(可另外附页) 一、煤与瓦斯是否突出: 二、瓦斯等级与煤种: 三、是否通过环境保护ISO14000认证: 四、是否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五、是否有节能降耗措施: 六、是否达到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七、采掘关系是否紧张失调: |
|
|
|
|
统计负责人: | | 制表人: | | | 联系电话: | 报出时间: 年 月 日 |
附表 2 | | | | | | | | | | |
煤炭工业2006年度安全高效露天矿申报表 |
单位名称: 露天矿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制订 |
序号 | 项 目 | 计算单位 | 合计 | 序号 | 项 目 | 内 容 / 数 据 |
1 | 露天矿能力 | 设计能力 | 万t | | 7 | 工作面地质条件 | 采煤工艺 | |
核定能力 | 万t | | 开采深度(m) | |
实际产量 | 万t | | 煤层平均厚度(m) | |
2 | 工作面个数 | 合计 | 个 | | 剥采比 | |
挖掘机 | 个 | | 8 | 设备使用情况 | 挖掘机 | 在 籍(台) | |
轮斗 | 个 | | 实 动(台) | |
其它 | 个 | | 机 车 | 在 籍(台) | |
3 | 经济效益 | 实现利润 | 万元 | | 实 动(台) | | | |
4 | 安全生产 | 死亡事故 | 人 | | 汽 车 | 在 籍(台) | |
百万吨死亡率 | 人/Mt | | 实 动(台) | |
5 | 劳动效率 | 原煤生产人员效率 | t/工 | | 10 | 包机组月平均产量 | t /个.月 | | |
原煤生产期末人数 | 人 | | 11 | 申报级别(特级/ 行业一级/ 行业二级) | 矿长签字、盖章及日期 | 矿务局(集团公司) 盖章及日期 | | 省(区、市)煤炭管理机构(中央企业)盖章及日期 |
原煤生产实际工日 | 工日 | | |
6 | 工资 | 人均年收入 | 万元/年 | | |
详细说明(可另附页) 一、是否通过环境保护ISO14000认证: 二、是否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三、是否有节能降耗措施: | |
|
|
|
|
|
报表统计负责人: | | 制表人: | | 联系电话: | | 报出时间: | 年 月 日 |
附表 3 | | | | | | | | |
| | | 2006年度矿井产量汇总表 | | | | |
矿(井) | | | | | | | 单位:吨 |
时间 | 原煤产量 | 回采产量 | 掘进煤量 | 其它 |
计划 | 实际 | 综采队/高档普采/连采队/水采队 | 小计 |
一月 | | | | | | | | | |
二月 | | | | | | | | | |
三月 | | | | | | | | | |
四月 | | | | | | | | | |
五月 | | | | | | | | | |
六月 | | | | | | | | | |
七月 | | | | | | | | | |
八月 | | | | | | | | | |
九月 | | | | | | | | | |
十月 | | | | | | | | | |
十一月 | | | | | | | | | |
十二月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 |
| 审核人: | | 制表人: | | | |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 | |
附表 4 | | | | |
2006年度原煤生产人员效率汇总表 |
矿(井) | | | | |
时间 | 原煤工效完成情况 |
计 效 人 数 | 计 效 产 量 (吨) | 计 效 工 数 (工) | 原 煤 工 效 (吨/工) |
一月 | | | | |
二月 | | | | |
三月 | | | | |
四月 | | | | |
五月 | | | | |
六月 | | | | |
七月 | | | | |
八月 | | | | |
九月 | | | | |
十月 | | | | |
十一月 | | | | |
十二月 | | | | |
累 计 | | | | |
审核人: | | 制表人: |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
附表 5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6 年 度 采 煤 队 年 报 | | | | |
矿(井) | | | | | | | | | | | | | | | | | |
| 工作面 | 采煤 | 落煤 | 顶板 | 支 | 倾 | 煤厚 | 走向长度 | 生产 | 工作面 | 工作面 | 工作面 | 工作面产量 | 工作 | 年末 |
矿(井)队名 | | | | | 护 | | / | (米) | 日数 | 平均 | 平均 | 进度 | (吨) | 面回 | 在籍 |
| | | | 管理 | | 角 | 采高 | | | | 个数 | 长度 | | | | 采率 | 人数 |
| 编 号 | | | | 方 | | | 设计 | 剩余 | | | | | 实际 | 其中: | | |
| | 方法 | 方式 | 方法 | 式 | (度) | (米) | | | | | (米) | (米) | | 机采 | (%) | (人)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产情况说明: |
|
|
|
|
单位负责人: | | | | | | | 制表人: | | | | | | | 报出日期: | | 年 | 月 |
附表 6 | | | | | | | |
| | | 2006年度主要采掘设备使用情况表 | | |
矿(井) | | | | | | |
序号 | 采煤设备 | 掘进设备 |
综采(放)设备 | 高档普采设备 | 综掘机械 | 普掘机械 |
设备名称 | 型号/台数 | 设备名称 | 型号/台数 | 设备名称 | 型号/台数 | 设备名称 | 型号/台数 |
1 | 液压支架 | | 单体支柱 | | 掘进机 | | 耙装机 | |
2 | 采煤机 | | 采煤机 | | 转载机 | | 喷浆机 | |
3 | 刮板输送机 | | 刮板输送机 | | 胶带输送机 | | 风钻 | |
4 | 转载机 | | 转载机 | | 锚杆机 | | 通风机 | |
5 | 胶带输送机 | | 胶带输送机 | | 绞车 | | 绞车 | |
1、采掘设备使用情况说明:( 使用率/完好率/待修率/新度系数 ) 2、希望将表中部分设备调剂出去的详细说明(本矿、本集团公司不想或不能继续使用),可另附页并注明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
|
|
| 审核人: | | | 制表人: | | 制表日期: 年 | 月 日 |
附表 7 | | | |
2006年度煤矿职工劳动工资表 |
| 矿(井) | | |
时间 | 职工收入 |
职 工 人 数 | 工 资 总 额(元) | 人 均 工 资(元) |
一月 | | | |
二月 | | | |
三月 | | | |
四月 | | | |
五月 | | | |
六月 | | | |
七月 | | | |
八月 | | | |
九月 | | | |
十月 | | | |
十一月 | | | |
十二月 | | | |
累计 / 同比(+.-) | | | |
审核人: | | 制表人: |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
附表 8 | | | | | | | | |
| | | | | 2006年度环境保护汇总表 | | |
矿(井) | | | | | | | | |
序号 | 环保设施名称 | 采用主要环保设备名 称 | 环保设施运转率 | 环保设备完好率 | 标准 | 监测结果 | 外排达标率 | 备注 |
(%) | (%) | (%) |
1 | 矿井水处理系统 | 过滤器、吸附器、斜管沉淀池、压滤机 | | | | | | |
| |
| |
| |
2 |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污水泵、鼓风机、爆气池、污泥泵 | | | | | | |
| |
| |
| |
3 | 洗煤水处理系统 | 煤泥离心机、过滤式离心机、煤泥压滤机 | | | | | | |
| |
| |
| |
4 | 锅炉除尘系统 | 麻石水幕除尘器 | | | | | | |
|
|
|
5 | 噪声控制系统 | 吸声结构、隔音罩、消声器 | | | | | | | |
| | |
| | |
| | |
| | |
6 | 环境绿化 | |
7 | 塌陷区治理 | |
| 审核人: | | | 制表人: | | |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
附表 9 | | | | | | | | | | | | | |
| | | | | 2006年度煤矿财务盈亏表 | | | | | |
| | 矿(井) | | | | | | | | | | | |
项 目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本年累计 |
一、主营业务收入 | | | | | | | | | | | | | |
减:主营业务销售成本 | | | | | | | | | | | | |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 | | | | | | | | | | | |
二、主营业务利润 | | | | | | | | | | | | | |
三、其他业务收入 | | | | | | | | | | | | | |
减:其他业务销售成本 | | | | | | | | | | | | | |
其他业务税金及附加 | | | | | | | | | | | | | |
四、其他业务利润 | | | | | | | | | | | | | |
减: 管理费用 | | | | | | | | | | | | | |
其中:财产保险费 | | | | | | | | | | | | | |
职工教育经费 | | | | | | | | | | | | | |
财务费用 | | | | | | | | | | | | | |
五、营业利润 | | | | | | | | | | | | | |
营业外收入 | | | | | | | | | | | | | |
减:营业外支出 | | | | | | | | | | | | | |
六、利润总额 | | | | | | | | | | | | | |
| 审核人: | | | 制表人: | | | | 报出日期: | 年 | 月 | 日 | | |
附表 10 | | | | | | | | | | | |
2006年度煤矿生产创新纪录申报表 |
单位名称: 煤矿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制订 |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刷新本矿、本集团公司、本省煤炭生产纪录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9 | | |
10 | | |
申报说明: 一、矿井年产、月产、日产创新纪录; 二、采煤工作面年产、最高月产、最高日产创新纪录; 三、掘进工作面年进尺、最高月进尺、最高日进尺创新纪录: 四、应填报采掘工作面主要设备的型号、台数及制造厂家名称。 (主要设备包括:工作面采煤机、掘进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液压钻车等) | 矿长签字、盖章及日期 | 集团公司(矿务局) 盖章及日期 |
|
|
|
|
|
|
|
|
|
统计负责人: | | 制表人: | | | 联系电话及手机: | 报出时间: |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