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关于2006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立项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科学技术部  
【发文字号】 国科发计字〔2007〕7号
【发布日期】 2007-01-08
【实施日期】 2007-01-08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部门规章
【法规类别】
关于2006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立项的通知
国科发计字〔2007〕7号
 
 
各有关单位:
  2006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申报、评审和立项工作已经结束。经研究,同意“我国重点行业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知识产权状况研究”等193个项目列入2006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立项清单见附件1)。现将有关项目下达你们,请组织有关项目承担单位签订《科技开发项目任务书》(见附件2),并尽快启动研究工作,以确保在合同期限内完成研究任务。同时,请按有关规定,及时将有关项目进展情况以工作简报形式报我部办公厅。
  联 系 人:何馥香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调研室
  联系电话:(010)58881999
 
科学技术部
二OO七年一月八日
 
  附件:
1. 2006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立项清单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申报单位 主管部门
1 2006GXS1B001 我国重点产业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知识产权状况研究 吕政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2 2006GXS1B002 创新型国家的理论与测度方法研究 李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3 2006GXS1B003 当代中国科技发展与科学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袁江洋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4 2006GXS1B004 国际科学技术前瞻报告2006 陈剑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5 2006GXS1B005 我国科技发展的外部环境研究 杨明杰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国家安全部
6 2006GXS1B007 人才强国战略指标体系研究 左春文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人事部
7 2006GXS1B008 WTO后过渡期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研究 秦富、孙东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农业部
8 2006GXS1B009 军民融合国家创新体系深化研究 游光荣、苏纪兰 总装备部武器装备论证研究中心 总装备部
9 2006GXS1K011 资本市场推动自主创新的政策与机制研究 王元、房汉廷 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科学技术部
10 2006GXS1K012 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张华胜 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科学技术部
11 2006GXS1K013 我国软科学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赵刚 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科学技术部
12 2006GXS1K014 主要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程如烟、赵志耘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学技术部
13 2006GXS1K015 技术创新扩散理论与实证研究 马俊如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 科学技术部
14 2006GXS2B016 全球化条件下增强我国产业主导权问题研究 杨合湘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5 2006GXS2B019 应对跨国公司中药知识产权战略及典型案例研究 刘铜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育部
16 2006GXS2B020 关于加强高级专业人才保健制度研究 刘梅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教育部
17 2006GXS2B021 农村土地保护的信托机制研究 岳意定 中南大学 教育部
18 2006GXS2K022 构建中医药保护的法律体系研究 杜艳艳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学技术部
19 2006GXS2K023 整体论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影响 张超中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学技术部
20 2006GXS2B024 我国复杂装备产品模块化创新模式、路径与实施对策研究 王兆华 北京理工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21 2006GXS2B025 中国保障式扶贫财政政策研究 苏明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财政部
22 2006GXS2B026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支撑条件研究 何平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3 2006GXS2B027 农民工养老保险管理层次问题研究 张一名 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4 2006GXS2B028 引导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研究 陈淮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 建设部
25 2006GXS2B029 青藏铁路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拓展和贡献测算 宗刚 北京工业大学 铁道部
26 2006GXS2B030 国际水域开发和保护的战略对策研究 李香云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水利部
27 2006GXS2B031 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研究 陈进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水利部
28 2006GXS2B032 面向河流管理的河流健康理论及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李翀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
29 2006GXS2B033 "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解决方案研究 安佰生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 商务部
30 2006GXS2B034 新时期精神卫生服务与管理体系研究 马弘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卫生部
31 2006GXS2B036 政策性资金对高科技企业跨国经营提供融资支持的模式与效果分析 刘云清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32 2006GXS2B037 跨国公司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影响的实证研究 张秋生、王忠明 北京交通大学 国务院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33 2006GXS2B038 WTO后过渡期结束后我国医药产业安全问题研究 王福清 中国商业联合会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34 2006GXS2B039 大企业自主创新的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王崑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一零研究所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35 2006GXS2B040 国有大型企业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政策与机制研究 任洪斌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36 2006GXS2B041 促进中国性别平等与社会稳定的公共政策研究 李树茁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37 2006GXS2B042 "台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 廖克、林卿 北京凯德欧亚咨询中心有限公司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38 2006GXS2B043 中国女性高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及开发与利用研究 莫文秀 中华女子学院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39 2006GXS2B044 国防费结构升级中科技创新作用的研究 万东铖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
40 2006GXS2B045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王胜光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41 2006GXS2B046 我国中小型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机制、成长路径及产业化模式研究 宋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
42 2006GXS2B047 新形势下我国贸易平衡的预测与分析 汪寿阳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43 2006GXS2B048 中国总体战略布局中的生态环境战略研究 段培君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中共中央党校
44 2006GXS2B049 "软实力"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宫力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中共中央党校
45 2006GXS2B050 抑制商业贿赂的道德分析及对策建议 郝永平、洪向华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 中共中央党校
46 2006GXS2B051 省直管县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张占斌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国家行政学院
47 2006GXS2B052 创新型人才开发的政策与技术研究 林泽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48 2006GXS2B053 我国安全生产变化趋势与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黄盛初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49 2006GXS2B057 海洋区域开发与国家经济区划同比统筹研究 张登义、李立新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 国家海洋局
50 2006GXS2B058 合理利用国际资源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研究 胡涛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51 2006GXS2B059 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环境产权改革理论与政策研究 夏光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52 2006GXS2B060 粮食物流现代化的市场运行体系及宏观监控战略研究 孙宏岭 河南工业大学 国家粮食局
53 2006GXS2B062 我国产品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郑卫华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54 2006GXS2B063 中医药国际合作发展战略研究 赵英凯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55 2006GXS2D064 同行评议制度建设研究 刘宇、程华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浙江理工大学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56 2006GXS2D065 欠发达县特色产业创新模式及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胡宝民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57 2006GXS2D066 环渤海地区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田亚平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58 2006GXS2D067 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刘凤朝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市科学技术局
59 2006GXS2D068 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刘立 辽宁立杰咨询有限公司 大连市科学技术局
60 2006GXS2D069 创新型企业成长的融资机制研究 纪玉山 吉林大学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61 2006GXS2D070 东北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培养路径研究 李建华 吉林大学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62 2006GXS2D071 循环经济模式下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政策研究 潘福林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63 2006GXS2D072 区域创新系统中中小企业角色定位与成长对策研究 李柏洲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64 2006GXS2D073 全球化中我国企业创新与市场势力构建的互动研究 张小蒂 浙江大学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65 2006GXS2D074 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制度安排与效应研究 唐绍祥 宁波大学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66 2006GXS2D075 创新型开发区测度指标体系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 闫国庆 浙江万里学院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67 2006GXS2D077 我国应对服务领域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对策研究 唐炎钊 厦门大学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
68 2006GXS2D079 创新型省份的内涵、特征、评价指标和对策研究 刘君钦 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69 2006GXS2D080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教育体制创新研究 盛国军 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70 2006GXS2D082 区域公共财政科技投入及其管理模式研究 胡兴旺 郑州大学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71 2006GXS2D083 区域文化与企业自主创新 辜胜阻 武汉大学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72 2006GXS2D084 影响科研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实证与支持政策研究 周和荣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73 2006GXS2D085 R&D投入贡献率的测算与优化研究 童恒庆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74 2006GXS2D086 关于建设创新型大学服务创新型国家若干问题的研究 李健 中南大学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75 2006GXS2D087 中国经济区的横向划分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孙红玲 湖南商学院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76 2006GXS2D088 创新导向型资本市场体系研究 张强 湖南大学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77 2006GXS2D089 中国与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 戴铭 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78 2006GXS2D090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安全研究 过建春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
79 2006GXS2D091 西部省区新农村建设与农业基础设施项目选择决策模式创新及相关问题研究--以贵州为例 蒲清泉 贵州大学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80 2006GXS2D092 中国西南--东盟经济合作圈建设对策研究 曹大明 云南省科学学研究所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81 2006GXS2D093 西藏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与创新体系布局研究 高志勇 西藏自治区科技信息研究所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82 2006GXS2D094 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 李垣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83 2006GXS2D095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管理的实务问题研究 余小方 陕西省软科学研究所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84 2006GXS2D096 西北矿产资源开发基地与资源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互动模式研究 牛国元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85 2006GXS2D097 矿产资源开发对高原地区生态系统健康影响评价及其实证研究 林大泽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86 2006GXS2D098 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合作途径与对策研究 黄运良 新疆中亚科技经济信息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87 2006GXS2D099 中国西北地区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赖光麟、戴俊生 新疆科技政策研究所、新疆农科院农经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88 2006GXS2D100 新疆塔里木盆地土地资源利用补偿机理与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蒲春玲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89 2006GXS2D101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边疆稳定研究 李新明 塔里木大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局
90 2006GXS2D102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研究 李豫新 石河子大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局
91 2006GXQ3D103 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MBO)规范发展研究 刘岩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92 2006GXQ3D104 京津冀地区口腔人力资源配置 孙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93 2006GXQ3D105 地方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支持平台建设研究 0国红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94 2006GXQ3D106 中部六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文兵 皖西学院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95 2006GXQ3D107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周兵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96 2006GXQ3D108 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监测研究 陈国宏 福州大学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97 2006GXQ3D109 基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战略研究 黄志刚 福州大学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98 2006GXQ3D110 农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农业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李大胜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99 2006GXQ3D111 广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调查研究 张德扬 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100 2006GXQ3D112 环渤海西岸城市群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郝东恒 石家庄经济学院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101 2006GXQ3D113 应用型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与转化机制研究 刘焱 河北大学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102 2006GXQ3D114 科技投入对自主创新贡献率的研究 任彪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103 2006GXQ3D115 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与可持续途径研究 冯德显 河南省科学院发展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104 2006GXQ3D116 中部省份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构建与产业同构预警指标研究 谷建全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105 2006GXQ3D117 我国研发产业的成长机理与政策体系研究 王文亮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106 2006GXQ3D118 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体系研究 陈申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107 2006GXQ3D119 农业产业化的资本市场政策创新与机制研究 梁静溪 哈尔滨理工大学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108 2006GXQ3D120 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并购及影响研究 王苏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109 2006GXQ3D121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模型化测度方法研究 周航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110 2006GXQ3D122 我国应急管理资源的组织机制与管理对策研究 佘廉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111 2006GXQ3D123 武汉科技创业孵化城建设方案研究 熊兆铭 武汉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112 2006GXQ3D124 武汉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研究 杨新年 武汉市科学学研究所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113 2006GXQ3D125 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机制与政策研究 张扬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114 2006GXQ3D126 湘桂黔渝省际毗邻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与协同发展研究 冷志明 吉首大学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115 2006GXQ3D127 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实证研究 刘志忠 湖南大学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116 2006GXQ3D128 中部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及其实证研究 欧阳峣 湖南商学院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117 2006GXQ3D129 我国汽车节能的前瞻性问题与对策研究 杨沿平、韩志玉 湖南大学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118 2006GXQ3D130 中部地区创新型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以长株潭为实证研究 张小菁 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119 2006GXQ3D131 TD-SCDMA的商业化模式及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沈颂东 吉林大学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120 2006GXQ3D132 中美经济关系的失衡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项卫星 吉林大学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121 2006GXQ3D133 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FTA)的经济影响及其障碍研究 于潇 吉林大学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122 2006GXQ3D134 科技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许承明 南京财经大学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123 2006GXQ3D135 循环经济与公路养护研究 施伟斌 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124 2006GXQ3D136 中国广义信息资源协同管理问题研究 李太杰、金锋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125 2006GXQ3D137 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科技需求和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研究 吴文峰 江西省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126 2006GXQ3D138 中部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以江西为个案研究 王新华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127 2006GXQ3D139 包括非税资金的我国公共支出在经济增长中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的实证研究 王小利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128 2006GXQ3D140 基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地方高校新型科研发展模式研究 林伟连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129 2006GXQ3D141 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扶持研究 荆 娴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130 2006GXQ3D142 WTO多边环境协议与区域科技政策调适 俞海山 宁波大学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131 2006GXQ3D143 高校支持新农村建设科技平台及服务体系研究 张殿发 宁波大学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132 2006GXQ3D144 传统制造业城市创新转轨的路径和政策研究 许为民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133 2006GXQ3D145 我国煤炭期货市场培育运行研究 雷仲敏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
134 2006GXQ3D146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李福华 青岛大学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
135 2006GXQ3D147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研究--以青岛创业园为例 罗公利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
136 2006GXQ3D148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联合系统研究 武博 青岛大学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
137 2006GXQ3D149 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 范跃进 吴佩林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138 2006GXQ3D150 基于兼并收购后的企业无形资产运营与整合 蒋衔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139 2006GXQ3D151 相关技术与衍生技术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及我国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政策研究 梁启华 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140 2006GXQ3D152 我国医院综合评估现况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刘岩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141 2006GXQ3D153 新农村建设中粮食主产区农民分化的实证追踪研究 刘洪仁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142 2006GXQ3D154 基于国民经济安全战略下的我国煤炭资源安全战略研究 宋华岭 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143 2006GXQ3D155 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动力机制问题研究--对山东大企业集群的案例分析 吴宗杰、綦振法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144 2006GXQ3D156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研发中心"与我国的应对策略研究 樊增强、亢西民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145 2006GXQ3D157 FDI输入对促进资源型经济地区技术创新的条件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高湘一 山西大学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146 2006GXQ3D158 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能力建设研究 刘晋叶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147 2006GXQ3D159 西部新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与贡献率研究 温小郑 西安邮电学院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148 2006GXQ3D160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张金锁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149 2006GXQ3D161 中国开发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以宜昌开发区为例 龚礼明 上海大学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50 2006GXQ3D162 文化创意活动产业化发展研究 王玉梅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51 2006GXQ3D163 央企医院主辅分离的策略研究 徐健 中智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52 2006GXQ3D164 我国教育体制创新研究 高雅平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53 2006GXQ3D165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金融服务创新工程研究 韩博印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54 2006GXQ3D166 我国外贸战略调整研究- 从美、日、中贸易逆差三角关联的视角 华欣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55 2006GXQ3D167 我国产学研联盟中科技人员流动机制研究 李垣明 天津商学院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56 2006GXQ3D168 项目导向型组织和社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方法研究 于仲鸣 南开大学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57 2006GXQ3D169 "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中的组织重构与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李万明 石河子大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局
158 2006GXQ3D170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研究 杨兴全 石河子大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局
159 2006GXQ3D171 中哈石油合作的地缘安全战略研究 张军民 石河子大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局
160 2006GXQ3D172 环塔里木盆地经济圈开发与建设问题研究 朱晓玲 塔里木大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局
161 2006GXQ3D173 有色冶金企业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及政策研究 黄善富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162 2006GXQ3D174 云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友好技术需求与对策研究 李学术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163 2006GXQ3D175 第三方物流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陈畴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164 2006GXQ3D176 自主创新能力的测度方法研究 陈劲 浙江大学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165 2006GXQ3D177 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 陆根尧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166 2006GXQ3D178 我国眼科资源现状分析与应对可避免盲问题的策略研究 瞿佳 温州医学院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167 2006GXQ3D179 农业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 楼洪兴、吴卫成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168 2006GXQ3D180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王立军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169 2006GXQ3D181 中国大豆危机的成因及其复兴对策研究 徐正浩 浙江大学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170 2006GXQ3B182 网络舆情信息汇集、评估分析及引导管理机制研究 孔祥涛、孙先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部
171 2006GXQ3B183 "十一五"期间社会政治不稳定因素及形势评估研究 马振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部
172 2006GXQ3B184 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周德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173 2006GXQ3B185 环渤海地区海洋一体化发展研究 贾泓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国家海洋局
174 2006GXQ3B186 我国南极特别保护区的设立与申报 凌晓良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国家海洋局
175 2006GXQ3B187 我国体育仲裁立法研究 包玉秋 沈阳师范大学 国家体育总局
176 2006GXQ3B188 我国残疾人体育康复与健身服务体系研究 刘新民 西安体育学院 国家体育总局
177 2006GXQ3B189 我国体育社会问题与举办奥运会稳定理论研究 邹师  沈阳师范大学 国家体育总局
178 2006GXQ3B190 WTO成员技术性贸易措施战略应对方案研究 黄冠胜 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79 2006GXQ3B191 进出口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检验监管体系的研究 山巍 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80 2006GXQ3B192 中国名牌产品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武文生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81 2006GXQ3B193 国家标准术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 于欣丽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82 2006GXQ3B194 工业节能降耗成果转化的创新战略与突破口对策研究 韩新民 机械科学研究院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83 2006GXQ3B195 提高中国航天运载火箭产业竞争力研究 胡德风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84 2006GXQ3B196 主要国家设立境外科技服务机构的模式研究 邱城 机械科学研究院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85 2006GXQ3B197 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实证研究 葛宝山 吉林大学 教育部
186 2006GXQ3B198 科技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系统设计 张友棠 武汉理工大学 教育部
187 2006GXQ3B199 退休政策对医疗保险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韩凤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医疗保险分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188 2006GXQ3B200 以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形成产学研联盟的机制与政策研究 李富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189 2006GXQ3B201 巨灾和灾害链对国计民生的危害及减灾对策 高建国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
190 2006GXQ3B202 我国民航业航班延误治理制度创新研究 刘光才 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191 2006GXQ3B203 机场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任超英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192 2006GXQ3B204 中国民航燃油战略研究 魏锦才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193 2006GXQ3B205 中国民航运输产业竞争力研究 于剑 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附件2:
                       密级:
科技开发项目任务书
  计划类别: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管理单位(甲方): 科技部办公厅调研室
  承担单位(乙方):
  乙方主管部门(丙方):
  起止年限:20  年  月至20  年  月
科学技术部
二O  年  月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