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2006年度专题课题评审结果的公告
“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2006年度专题课题发布申请指南以来,共受理课题申报书1997项,其中通过形式审查的课题申报书1921项。依据《“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办法》、《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评议、评审和立项程序规范(试行)》,经过形式审查、同行专家评议、课题评审以及领域专家咨询审议等立项程序,最终确定了本年度拟支持的课题,共计281项(包括探索导向类课题246项,目标导向类课题35项)。详细清单附后。
国家科技计划立项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接受公众监督。
上述课题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归口管理。
联系人:信息与空间处 王春恒
联系电话:(010)58881572 传 真:(010)58881574
E-mail:wangch@most.cn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附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2006年度专题立项课题汇总表
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2006年度专题立项课题汇总表
专题一:智能感知与先进计算 |
序号 | 课题编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负责人 | 课题承担单位 |
1 | 2006AA01Z101 | 普适计算环境下新型编程模式及其支撑环境研究 | 齐勇 | 西安交通大学 |
2 | 2006AA01Z102 | 量子计算模型研究 | 段润尧 | 清华大学 |
3 | 2006AA01Z103 | Web服务计算模型中的服务组织与管理 | 周傲英 | 复旦大学 |
4 | 2006AA01Z104 | NP-完全问题DNA计算机模型研制 | 许进 | 北京大学 |
5 | 2006AA01Z105 | 高生产率并行计算模型及其编译验证 | 胡长军 | 北京科技大学 |
6 | 2006AA01Z106 | 半导体神经网络硬件及神经计算机研究 | 鲁华祥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7 | 2006AA01Z107 | 基于组织进化与免疫动力学的高性能优化计算模型及其关键技术 | 焦李成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8 | 2006AA01Z108 | 新型服务器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 肖利民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9 | 2006AA01Z109 | 基于虚拟技术的新型网络服务器的研究 | 孙毓忠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10 | 2006AA01Z110 | 安全结构智能网络终端技术 | 邵峰晶 | 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 |
11 | 2006AA01Z111 | 基于虚拟服务网络的可迁移个人计算模式研究与示范应用 | 张悠慧 | 清华大学 |
12 | 2006AA01Z112 | 以用户为中心多服务融合的新型访问终端技术研究 | 史红周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13 | 2006AA01Z113 | 专用可穿戴网络终端 | 陈东义 | 电子科技大学 |
14 | 2006AA01Z114 | 多节点协作的流媒体服务器集群系统及其性能优化 | 杨坚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5 | 2006AA01Z115 | 基于人类视觉感知和认知机理的视频图像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 | 王生进 | 清华大学 |
16 | 2006AA01Z116 | 三维视觉信息感知的关键技术研究 | 吴福朝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17 | 2006AA01Z117 | 融合认知模型的个性化视频分析技术研究 | 黄庆明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18 | 2006AA01Z118 | 跨网络多源融合的智能视频模式挖掘技术研究 | 杨士强 | 清华大学 |
19 | 2006AA01Z119 | 基于认知机理的模式识别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 金忠 | 南京理工大学 |
20 | 2006AA01Z120 | 高性能立体视觉实时计算技术 | 贾云得 | 北京理工大学 |
21 | 2006AA01Z121 | 基于感知学习的大型全局图像语义解译系统 | 朱松纯 | 湖北莲花山计算机视觉和信息科学研究院 |
22 | 2006AA01Z122 | 基于生物感知认知的视觉神经信息编码技术的研究 | 卿来云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23 | 2006AA01Z123 | 基于高维仿生信息学的低数据量面像识别技术 | 李卫军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24 | 2006AA01Z124 | 视觉选择性注意模型及其在智能视频处理中应用的研究 | 杨小康 | 上海交通大学 |
25 | 2006AA01Z125 | 大脑皮层型网络整体特征形成与分析技术研究 | 张丽清 | 上海交通大学 |
26 | 2006AA01Z126 | 基于人类认知机理的多源信息融合理论研究 | 李晓榕 | 西安交通大学 |
27 | 2006AA01Z127 | 人工视觉系统信息整合建模与编码新技术研究 | 郭宝龙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28 | 2006AA01Z128 | 基于感知机理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 何清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29 | 2006AA01Z129 | 引入觉知机制的视觉动态计算模型及其应用实现 | 周昌乐 | 厦门大学 |
30 | 2006AA01Z130 | 基于数据手套的触觉/力觉反馈及运动跟踪关键技术研究 | 杜清秀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31 | 2006AA01Z131 | 支持多用户共享的多模态交互模型与关键技术 | 史元春 | 清华大学 |
32 | 2006AA01Z132 | 脑-机接口技术中的脑电(EEG)信号处理与系统实现 | 姚力 | 北京师范大学 |
33 | 2006AA01Z133 | 基于脸像与步态层次化融合的人群特性分析与识别技术研究 | 王蕴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4 | 2006AA01Z134 | 计算机视觉辅助的脑-机接口的人机交互技术 | 高小榕 | 清华大学 |
35 | 2006AA01Z135 | 人机情感交互模式与技术研究 | 毛峡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6 | 2006AA01Z136 | 基于情感补偿的声纹识别技术研究 | 杨莹春 | 浙江大学 |
37 | 2006AA01Z137 | 基于HMM模型的高表现力多语种语音合成技术 | 戴礼荣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8 | 2006AA01Z138 | 自然人机交互中口语生成新方法的研究 | 陶建华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39 | 2006AA01Z139 | 基于语篇的多语种统计机器翻译关键技术研究 | 史晓东 | 厦门大学 |
40 | 2006AA01Z140 | 多语言实用新型机器翻译方法的关键问题的探索 | 胡玥 | 北京科技大学 |
41 | 2006AA01Z141 | 基于语义挖掘的智能搜索技术与评价 | 马少平 | 清华大学 |
42 | 2006AA01Z142 | 基于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的搜索技术研究 | 李茹 | 山西大学 |
43 | 2006AA01Z143 | 基于语义和多策略融合的日汉机器翻译关键技术研究 | 陈家骏 | 南京大学 |
44 | 2006AA01Z144 | 汉英双语命名实体对应和术语对应的获取技术研究 | 赵军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45 | 2006AA01Z145 | 基于XML的分层交互式中文处理开放平台 | 刘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46 | 2006AA01Z146 | 海量语音识别综合处理系统 | 屈丹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47 | 2006AA01Z147 | 多语言跨文本信息抽取技术的研究 | 朱巧明 | 苏州大学 |
48 | 2006AA01Z148 | 机器翻译与知识管理技术的融合 | 张桂平 |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
49 | 2006AA01Z149 | 基于内容的高性能语音搜索技术探索研究 | 吴及 | 清华大学 |
50 | 2006AA01Z150 | 语言本体知识和统计模型相结合的跨语言信息检索研究 | 郑德权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1 | 2006AA01Z151 | 基于语义的跨语言垂直搜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 林鸿飞 | 大连理工大学 |
52 | 2006AA01Z152 | 面向互联网的自适应信息抽取技术研究 | 黄河燕 | 华建机器翻译有限公司 |
53 | 2006AA01Z153 | 数学公式识别研究 | 黄磊 |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4 | 2006AA01Z154 | 基于语义的文本内容分析技术研究 | 朱靖波 | 东北大学 |
55 | 2006AA01Z155 | 知识制导的需求工程技术研究 | 金芝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56 | 2006AA01Z156 | 特征驱动的领域工程技术研究 | 赵海燕 | 北京大学 |
57 | 2006AA01Z157 | 可信服务软件测试技术研究 | 白晓颖 | 清华大学 |
58 | 2006AA01Z158 | 基于依存性理论的面向方面软件的综合开发环境 | 赵建军 | 上海交通大学 |
59 | 2006AA01Z159 | 基于软件代理的多模式协同及其可信保障技术研究 | 马晓星 | 南京大学 |
60 | 2006AA01Z160 | 基于正确性验证的web服务可信性研究 | 王捍贫 | 北京大学 |
61 | 2006AA01Z161 | 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门户支撑技术研究 | 钟华 |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
62 | 2006AA01Z162 | 面向能力可信服务的自适应软件技术研究 | 周兴社 | 西北工业大学 |
63 | 2006AA01Z163 | 可信的动态服务协作技术研究 | 刘绍华 |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
|
特别声明: 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经允许转载的,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作者所有。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人员,我们尽快予以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