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会议有关会议材料的通知 国科办高字〔2006〕209号 各有关单位: 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会议结束后,我们正式发文进一步征求了各有关部门、地方对《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纲要》的意见并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形成正式稿。现将我部徐冠华部长、马颂德副部长、国信办陈大卫副主任在大会上的讲话稿、大会工作报告和《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纲要》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 二OO六年十月十九日 附件1: 在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早上好! 首先我对各部门、各省市的同志们参加这次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的目的是研究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研讨“十一五”的现代服务业有关科技工作,部署启动“十一五”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和科技支撑计划有关重大项目。这是贯彻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提出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后,科技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地方组织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 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迅猛转变,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多数国家服务业吸收就业人数已经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的总和;现代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新的焦点,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 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现代服务业有着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现代服务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新时期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概括起来可以说,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战略举措,是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增强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使命感,从根源上破除忽视服务业发展的旧有思维,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到全局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应当像改革开放开始重视制造业那样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如果说和当时发展制造业有所不同的话,那就是从一开始,我们就应当把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大幅度增加有关科学技术的投入,加强统筹,突出重点,提前布局,着力解决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性科学技术问题。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科学技术一定要正确处理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系,处理好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关系,特别是要解决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即把工业化片面地等同于工业的发展。事实上,工业化是一个经济社会伴随其工业发展实现全面变革与综合发展的过程,其中服务业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没有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工业化就只能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工业产品附加值构成中,纯粹的制造环节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而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中电子商务、物流、设计研发、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主导因素。同时,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媒体、数字教育、数字城市、数字旅游等和其它第三方服务等具有低资源、低能源消耗和高附加值特点的新兴服务业,正在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概括起来讲,没有现代服务业的长足发展,就不会有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现代服务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突出了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科技创新,是走创新型国家道路的重要途径。 2003年启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第一次将现代服务业单独列出来,作为一个专门的战略方向,启恒同志带领专家对如何以科学技术支撑和引导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在这之后,我们又组织专家研究落实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的各项建议,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今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信息产业作为一个重要领域,并将“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和“数字媒体内容平台”等作为优先发展主题;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框架下,科技部专门设立了“十一五”现代服务业科技专项规划课题,制定了“十一五”《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纲要》(草案)。 《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纲要》将“十一五”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工作任务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突破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建立现代服务业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范、标准,提出发展模式,建立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体系;二是着重发展的重点领域,要通过技术集成创新与模式创新,实施一批现代服务业示范工程,引领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希望大家对《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纲要》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形成正式文件共同落实。 去年末中国科学院举办了“首届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论坛”,我提出了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要突出战略认识、要依靠科技创新、要抢抓机遇与超前发展、要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和创造体制政策环境等六个方面问题。结合这次会议,有几个方面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其自身的特点。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看现代服务业,比其它行业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多学科的交叉,科学技术的交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这是现代服务业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发展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必须进行探讨,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第二、现代服务业科学技术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信息技术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手段,因此我们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科学技术中,要充分注意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不断为现代服务业开辟出新的道路,要充分发挥信息科学技术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 第三、现代服务业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或引导作用,同时更要注意发挥企业的作用。在需要公共财政支持的领域,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在高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的领域,国家要增加引导性投入。对面向市场的技术发展,要努力做到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第四、要充分考虑各个地区的不平衡性。特别是东部和西部,城市和乡村发展的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条件制约,这些地区往往又有很强的智力优势,因此要认真学习西方经济繁荣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第五、现代服务业科技管理模式也应当把握其自身的特点,作较大调整。现代服务业涉及管理部门很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现代金融,数字旅游等等的科研工作都不是靠一个、两个部门能够完成的。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强调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引导,建立协调机制,从顶层上把好方向关,组织力量,实现跨部门、跨地域的协同攻关。 第六、从管理方式上,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工作也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服务业和有形产品的经济领域有很大的不同,它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不能够完全照搬过去的科技管理模式,不能够停留于原来科技管理行为,而要探索新的项目申请和评价方法,要深入研究新的管理方法,广开融资的渠道,通过项目的引领来达到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目的,充分发挥科技在发展现代服务业当中的作用。 “十一五”从总体上来讲,我感觉最大的变化,或者说全国科技大会以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各省市对于加强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各地确确实实从投入、政策、组织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些地方科技部门的同志们反映,过去我们想找领导找不到,现在是省里面、市里面的领导找我们,这是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在开展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充分发挥地方的作用。现在有些省科技投入增加一倍,现在担心的不仅仅是钱不够,更重要的是担心钱用不好,特别是大量的项目重复和一些不恰当项目的实施。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加强发挥地方的作用,同时要做好地方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各种项目的统一和协调,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这次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我衷心祝愿这次会议圆满成功,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工作创造一个新的局面。 最后再次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 科技部部长 徐冠华 二〇〇六年七月二十四日 附件2: 在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期二天的全国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会议即将结束了。来自国务院各个有关部委、地方科技部门、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界代表以及相关的专家学者20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徐冠华部长和国信办陈大卫副主任也做了重要讲话,科技部高新司冯记春司长做了工作报告。 这次会议是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来,大量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包括企业界人士围绕现代服务业所做的大量工作的一个总结,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始。最近由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专家起草了《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纲要》,首先我代表科技部向他们表示感谢,同时也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认真审视《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纲要》,及时反馈各方面的意见,使我们这次会议取得更大的成功。下面我想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我们这次会议最大的成功是大家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意义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形成了高度统一的认识。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舆论界、科技界、企业界都在谈怎么发展我国的服务业。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40%左右,印度都到了50%。我觉得这个数字不会有大的出入,但多少也有统计口径的不同,我国很多服务业实际上是政府在做。比如说科技部下面的事业单位、地方科委的各个中心以及其它机构,没有什么产值,但实际上它就是在做服务。因为我们现在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这样一个时期,还有许多工作不是以市场方式在运作。但是我们必须要完成这样一个过程,我们要发展好现代服务业。刚才我听有的报告讲现代服务业是我们自己发明的名词,也可以这么说,但在发达国家如OECD国家也有类似的名称,大致与他们所说的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类似。据美国《service industry》统计,仅现代服务业这一部分,就有五万多亿美元,实际上整个服务业要占七万亿美元。五万多亿美元里面有三个方面各占一万亿左右。第一个是医疗服务,占一万四千亿美元;第二个是科技服务,占一万一千亿美元;第三位是 information service(信息服务),包括电信服务、金融服务,也包括软件服务(套装软件不算),差不多是一万亿美元,这三项加起来有三万多亿美元,比重很大,都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也有称之为高技术服务业。三年前我跟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评审专家组说,你们的项目指南支持的方向都是搞物质生产的,怎么就不能支持服务业呢?为产业服务的高技术企业为什么不能支持呢?从去年开始我们的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专门加了一项,支持为高技术服务的服务业。今天许多科委同志也说到,跟当地的税收部门商量好了,为高技术服务的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或称现代服务业应该享受高技术产业的政策。 前几天到深圳参加国家半导体照明部级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在会上谈到半导体照明在将来的五到十年内要逐步取代现在的传统照明,它能大量节电,具有高长寿命的特点。我说中国将是世界半导体照明最大的市场:第一,大量的制造业集中在中国,中国一年生产3亿多部手机,8千万台电视机,3千多万台数码相机,而半导体照明近年最大的市场是这些电器屏幕的背光源;第二,中国正在进行全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过程。今后的十年到十五年内,每年有1400万人要进入城市,需要大量的建筑照明,而中国目前的能源是不可能承受。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和大规模城市化过程是半导体照明发展的两大动力,也是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两大动力。中国的制造业占全世界7%,美国占24%,但是中国的7%与美国的24%是不一样的。中国的物流比美国要大的多,中国生产了全世界70%的鞋子,生产了大量的电视机、数码相机、计算机等等,比如中国正在组织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物流。但我们的第三方物流只占百分之十几,没有第三方物流效率就低,第三方物流是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刚才说的城市化服务外,第二个是为人服务,为所有人服务,使人人受益。中国的情况非常特殊,中国是三次浪潮集中在一个时期,即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三次浪潮集中在一起。而国外是一次浪潮接着一次浪潮。中国现在60%以上人在农村,不能享受到很好的教育,信息技术不能为大家所服务,但是这些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机会。“九五”、“十五”计划以来,科技部一直在开展相关工作,包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这也是我们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对服务业的需求非常强烈,通过发展服务业为我们的农业、教育、卫生和交通服务,为更多的人受益服务。所以无论从制造业所谓生产性服务,还是为人服务来说,中国都将是现代服务业最大的市场。对于这一点,我想大家讨论的时候,都充分体现出来了。 二、经过讨论,逐渐明确了现代服务业主要的科技问题和需求以及发展重点。各个地方包括很多企业都在谈论他们目前在做什么,“十五”期间做过什么以及要进一步发展什么,逐渐明确了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要做什么。参加了一天半的会议,大家明确了科技应该对现代服务业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在组织方式方面,明确了要通过成立协调领导小组,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实施一批科技项目,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涉及的范围很广泛,《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纲要》中写了很多内容,在优选项目时要突出科技的特点。科技部不是要包打天下,我们应该优先安排共性技术、标准方面的课题,经费要向共性技术倾斜,要体现科技部的特点。此外就是要调动地方和部门的积极性,通过部分项目经费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投入来开展示范工程的建设。下面我就怎么选择项目讲几点意见。 (一)、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优先支持对科技和现代服务业长远发展起推动作用的课题。目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