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文字号】 环发〔2006〕158号
【发布日期】 2006-10-13
【实施日期】 2006-10-13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部门规章
【法规类别】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环发〔2006〕15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和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促进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实现“十一五”生态保护目标,加速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局组织编制了《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六年十月十三日
 
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
目 录
一、全国生态保护形势 6
(一)"十五"工作回顾 6
(二)生态环境现状 9
1、主要问题 9
2、成因分析 10
(三)机遇与挑战 11
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12
(一)指导思想 12
(二)基本原则 12
1、预防为主,保护优先 12
2、分类指导,分区推进 13
3、统筹规划,重点突破 13
4、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13
(三)工作目标 13
1、总体目标 13
2、具体目标 14
三、重点领域及主要任务 15
(一)深化自然生态保护工作 15
1、完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15
2、推动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 16
3、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水平 16
4、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 17
(二)强化区域生态保护监督与管理 18
1、加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监管 18
2、提高生物多样性履约和管理能力 19
3、重视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保护 20
(三)加大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力度 21
1、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21
2、综合防治土壤污染 21
3、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 22
4、防治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 23
(四)巩固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 24
1、深化生态省、生态市和生态县建设 24
2、积极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 24
3、大力开展生态村建设 24
四、保障措施 25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25
(二)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 25
(三)创新生态保护政策 26
(四)加强生态保护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26
(五)建立多渠道的投资体系 27
(六)加强生态保护能力建设 27
(七)促进公众参与和监督 28
  一、全国生态保护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五"期间,先后印发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把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各级环保部门积极参与综合决策,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创造性开展工作,部分地区生态恶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自然生态恢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五"期间,实施了林业六大工程,累计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近8亿亩,全国森林覆盖率显著上升。"三北"和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取得一定成效。通过封育保护、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全国综合防治水土流失54万平方公里,其中综合治理24万多平方公里。25个省区市的950个县实施了封山禁牧,其中北京、河北、陕西、宁夏实行了封山禁牧。实施退耕还林与退牧还草工程,共完成退耕还林1.3亿亩,退牧还草1.9亿亩。
  生态功能区划工作逐步推进。从2001年-2003年,先后完成西部、中东部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基本查清了全国生态环境现状。编制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草案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按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要求,抢救性地开展了18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使一些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得到初步保护。部分地区划定了一批地方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进行保护和建设。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取得新进展。"十五"期末,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34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3个,总面积已达150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5%,超额完成了"十五"13% 的计划目标。已建自然保护区涵盖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分类系统中的全部9种类型,覆盖了我国的各个生物地理区域,初步形成了类型多样、区域分布比较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
  生物多样性履约和管理进一步强化。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编写了《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三次国家报告》,完成了我国核准《生物安全议定书》的程序,并于2005年9月6日正式成为生物安全议定书的缔约方,制订了《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印发了《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的通知》,联合有关部门发布了《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国务院办公厅在2004年3月发布了《关于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通知》,建立了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开展了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管理的国际合作项目。
  生态保护监管与执法工作得到加强。"十五"期间,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107个地区开展了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印发了《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工作的意见》,加大了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农村、非污染性建设项目及淡水与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林草资源、旅游资源、滩涂与湿地等重点资源开发和外来物种引进、转基因生物应用的生态监管与执法检查力度,强化对流域开发和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与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得到重视。国家环保总局先后印发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联合建设部颁布了《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制定了《有机食品技术规范》和《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考核管理规定(试行)》,会同商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命名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