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超临界循环流化床”课题申报指南 一、指南说明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超临界循环流化床”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任务要求设置。 大容量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可以提高已有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的发电效率,使低成本燃煤污染控制与高效发电结合,促进循环流化床在发电行业中的应用。 项目总体目标是: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三个平台: 1) 工程设计平台,完成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工程设计导则。 2)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制造平台,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3)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仿真平台。 在三个平台的基础上,完成两个产品: 1) 600MWe超临界参数循环流化床锅炉。 2)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发电系统仿真机。 此次发布的课题申请指南,涉及的主要内容为600MWe超临界循环流化床设备及其关键技术、辅机系统和仿真机。课题一、三是由制造企业牵头的核心课题。课题二是核心技术研发的主要支撑课题,原则上应由科研单位牵头,联合国内有研发经验的单位共同承担。课题四是第二产品的核心课题。课题五、六是辅助支撑课题。项目的整体性由核心课题与支撑课题承担单位的交叉和任务的辐射分工体现。 本项目拟支持6个课题,课题研究年限均为5年。项目通过公开发布课题申报指南,择优选择课题承担单位。 二、指南内容 课题一:600MWe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本体设计及研制 研究目标 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00MWe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方案设计、施工设计及锅炉制造,并用于600MWe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发电工程示范。完成相应的超临界循环流化床设计平台及设计导则。 主要研究内容 1. 600MWe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研制 600MWe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制造、工程应用。 2.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设计平台及设计导则研究 1) 锅炉整体布置方案设计研究; 2) 热力计算软件开发; 3) 设计导则的编制。 主要考核指标 1. 锅炉主蒸汽压力为25.4MPa; 2. 流量为1900t/h; 3. 主蒸汽温度及再热蒸汽温度为:571℃/569℃; 4. 锅炉效率≥92%; 5. SO2排放小于400mg/Nm3,NOX排放小于200mg/Nm3。 上述指标根据示范工程的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 本课题承担单位要求 1. 课题申报单位应具备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开发经验、较强技术力量和先进实验研究平台。 2. 申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技术力量,拥有一批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且专门从事循环流化床工程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 3. 鼓励多家制造企业协商联合申报,同时,第二课题参加单位必须结合研究任务参与本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