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重大项目2006年度课题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十一五”期间,本重大项目将结合我国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现状,从国情出发,坚持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发展模式,攻克一批RFID共性基础及前瞻性、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应用关键技术,取得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建立起我国RFID技术自主创新体系;以示范应用为引导,带动 RFID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逐步形成大规模、辐射相关领域的公共应用服务体系;通过研究与制定相关的国家标准,形成我国RFID标准体系;建设RFID产业发展的服务环境;实施RFID技术及产业化战略联盟,通过联合、协同等多种模式,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产业链。 本重大项目的重点研究内容:面向我国RFID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前瞻性技术展开研究,包括电子标签芯片设计、天线设计、RFID系统测试技术及开放式平台建设等方面;重点突破涉及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包括超高频标签芯片、读写器芯片、读写器、标签封装设备、标签集成等技术;开展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包括RFID中间件、RFID公共服务体系架构设计及应用服务关键技术、区域RFID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等的研究与开发;选择量大面广、影响力广泛、带动和辐射力强、有一定基础的典型行业或企业开展RFID技术的示范应用;深入开展RFID标准的基础研究,制定适应我国RFID应用的物品编码规则、自主知识产权的空中接口标准以及国家基础性标准、产品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 本重大项目总体实施年限为2006-2010年,此次发布的是本重大项目2006年度启动课题申请指南,课题支持年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拟对RFID共性基础及前瞻性的“超高频RFID多标签防冲突和多读写器防冲撞技术的研究”、“RFID系统测试技术研究及开放平台建设”等课题进行支持,跟踪国际前沿、引领技术方向、取得理论、方法和技术的自主创新,为RFID技术发展提供支撑;拟对RFID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符合ISO18000-6 Type B/C标准的(UHF)标签芯片研发和产业化”等课题进行支持,力争突破技术瓶颈,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拟对RFID应用关键技术的“可重构RFID中间件技术研究与开发”等课题进行支持,形成RFID应用软件产品,满足我国RFID系统集成和规模应用的需求;拟对“RFID技术在邮政行业的应用”等示范工程进行支持,引导和带动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拟对“RFID标准研究与制定”、“我国RFID技术选择及产业化关键问题研究”等课题进行支持,研究制定我国RFID技术系列标准和发展战略。 在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鼓励国内产、学、研、用等单位联合承担课题,鼓励行业、地方主管部门、企业等的积极参与与配套支持,鼓励本重大项目支持的课题研究工作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联合攻关。 二、指南内容 课题1. 超高频RFID多标签防冲突和多读写器防冲撞技术的研究 课题主要目标: 提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多标签读取防冲突算法;针对我国的频率资源和应用特点,提出密集读写器防冲撞技术方案和多读写器协调技术方案,为制定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UHF RFID空中接口协议提供技术支撑。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多标签读取的防冲突技术原理、方法;研究典型应用场景下的标签数量变化数学模型;研究密集读写器环境下,读写器的协调和性能优化方法;针对我国频率资源以及应用特点,研究标签防冲突算法以及密集读写器环境下的防冲撞技术。 课题主要考核指标: 提交RFID标签防冲突技术分析报告;提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标签读取防冲突优化算法;提交多读写器组网技术研究报告;基于我国频率资源和应用特点,提出多读写器的防冲撞技术实现方案,为国家无线电法规的制定提供方案;申请专利3项以上。 课题支持年限:1年 课题单位确定方式:择优 课题经费:国拨经费150万元。 课题申请单位的条件及要求:在本行业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在RFID相关领域有研究基础和产品开发经验,研究成果能与本重大项目支持的其它相关技术研发工作相互配合支撑的优先考虑。鼓励产学研结合。 课题负责人的条件和要求:在RFID产业有较长的从业经验,对RFID技术有较深入的了解。 课题2. RFID标签天线设计技术的研究 课题研究目标: 面向不同对象的RFID标签应用需求,提出一套RFID标签天线优化设计理论和快速设计方法,为RFID标签天线优化、快速设计提供技术支撑;提出一套RFID标签天线的匹配特性和方向图测试方法,为RFID标签天线设计和大批量生产提供验证手段。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不同电介特性、机械特性等因素对RFID标签天线性能的影响;研究适用于不同应用背景的RFID标签天线结构;研究RFID标签天线的等效电路模型及其模型参数提取方法;研究基于神经网络等技术的RFID标签天线结构优化和快速设计方法;研究天线的电磁场建模及快速求解算法;研究RFID标签天线的校准和测试方法。 课题主要考核指标: 完成RFID标签天线优化和快速仿真设计平台,提出10种以上基于不同应用对象的标签天线设计方案,提出RFID标签天线匹配特性和方向图测试方案,申请专利2~4项。 课题支持年限:1年 课题单位确定方式:择优 课题经费:国拨经费150万元。 课题申请单位的条件及要求:具备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经验基础,具有较强技术开发实力以及实验验证仪器设备条件,研究成果能与本重大项目支持的其它相关技术研发工作相互配合支撑的优先。 课题负责人的条件和要求:具有3年以上从事RFID技术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经验,具有高级职称。 课题3. RFID系统测试技术研究及开放平台建设 课题研究目标: 提出RFID技术系列测试方法,建立开放式RFID软硬件产品的联合测试平台,制定系列RFID软硬件产品测试标准与规范,形成RFID技术的测试标准体系,满足RFID技术研究测试、应用测试等公共服务需求。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RFID系统开放式测试平台体系架构;研究面向不同行业应用的RFID标签及读写器设备一致性测试和物理测试方法;研究RFID技术性能指标的评估模型;研究标签及读写器之间的协议分析和兼容性测试方法,重点研究空中接口一致性测试方法;研究开发RFID中间件及应用软件的综合仿真测试方法,支持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响应速度和负载能力等特性的综合测试,构建具有多种典型自动化设备的综合测试环境平台。 课题主要考核指标: 建成开放式联合测试平台,具备对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的可靠性、兼容性、稳定性的测试能力,完成性能指标测试分析和可视化性能评估软件开发,完成研究测试环境建设,制定RFID标签及读写器测试的方法和规范10项以上,申报专利10项以上。 课题支持年限:3年 课题单位确定方式:择优 课题经费:国拨经费900万元。 课题申请单位的条件及要求:有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经验和良好信誉,具有较强的RFID测试技术研究基础;具有包括仓储设备、生产线、装配机器人和工业控制系统等设备的测试场地或模拟环境;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保证长期提供测试公共服务,为重大项目支持的其它相关课题提供支撑。鼓励科研单位与企业以产学研形式联合申请。 课题负责人的条件和要求:具有从事RFID技术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和测试经验,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高级职称。 课题4. RFID应用方案公共测试系统建设 课题研究目标: 建立RFID应用方案的大型演示和测试环境;面向不同行业的实际应用场景,提出系统解决方案的综合测试方法;为RFID示范应用提供测试验证平台。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RFID应用中不同材质对电磁信号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法;研究RFID应用流程与解决方案的测试验证关键技术;研究RFID设备部署方案与系统架构的测试验证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参数可控、可模拟现场物理应用的测试平台;研究开发可模拟多种无线通信网络应用环境的测试平台。 课题主要考核指标: 建成可长期运作的大型演示和测试环境,可动态重构和部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