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妇女发展规划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字号
【发布日期】 2006-09-25
【实施日期】 2006-09-25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妇女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宁波市妇女发展规划(2006—2010年)》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宁波市妇女发展规划(2006—2010年)
 

  前 言

  妇女事业的进 步和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促进宁波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市委市政府制定颁布了《宁波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05年)》。五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断强化妇女发展的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我市妇女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根据“十五”规划监测评估报告,我市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决策管理的程度有新的提高,全市11个县(市)、区党政班子中都已各配有1名以上女干部,52个市级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已有28个配备了女干部,我市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决策管理的程度有新的提高。妇女就业状况稳定,至2005年末,全市妇女就业人数在155万人以上,全市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妇女累计达18万人次,每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均保持在4.1%以内,成为全国最容易就业的城市之一。妇女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升,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中、高级女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逐年提高,全市青壮年非盲率达到99.27%,妇女文盲率下降幅度也大于男性。妇女受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多,男女受教育的比例基本平衡。妇女卫生保健状况明显改善,全市卫生系统积极关注妇女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良好保健和有关服务,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等主要健康指标居全国、全省前列。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一定保障,11个县(市)、区普遍设立了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的妇女法律援助工作站,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各项法律法规进一步得到落实和完善。
  但是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妇女在参政、就业、教育以及婚姻家庭中的平等权利仍需进一步实现,如:妇女就业结构有待改善;妇女参政的部分指标亟需提升;妇女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新形势下妇女权益保障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和问题等。因此,全面提高妇女地位、促进妇女发展、谋求两性和谐、实现男女平等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006—2010年是宁波市深入实施“六大联动”,全面建设“平安宁波”的关键时期,也是宁波妇女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妇女事业的持续发展,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浙江省妇女发展规划(2006—2010年)》和《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特制定《宁波市妇女发展规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
  指导思想与总目标
  “十一五”时期,我市妇女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以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妇女综合素质和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为重点,以妇女就业保障、政治参与、素质技能、卫生保健、法律保护及社会环境等方面为优先发展领域,强化政府职能,优化妇女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推动我市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切实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妇女的全面发展。加强教育、引导和服务,努力提高妇女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在激励妇女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促进妇女自身的发展进步。二是坚持男女平等,推进妇女的平等发展。深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把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保证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等各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三是坚持统筹规划,实现妇女的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妇女发展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区域间妇女的协调发展,促进妇女在各个领域的整体进步,关注不同群体妇女的共同发展。四是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的思路组织有关妇女设施的建设和经营,做到资源共享,管办分离。从实际出发,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优化整合资源,服务全市妇女。
  2006—2010年,我市妇女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妇女参与经济活动与本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平等就业和共享社会资源进一步实现;妇女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决策和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程度明显提高,各项政治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妇女教育持续均衡发展,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强;妇女卫生事业水平普遍提高,妇女卫生保健状况显著改善;妇女法律保障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力争使重要领域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宁波妇女发展水平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主要目标与策略措施
  一、妇女与经济
  (一)主要目标
  1.保障妇女共享社会经济资源的平等权利。
  ──广大妇女享有平等的社会资本、信贷、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配置和有效服务的权利;
  ──农村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土地承包权、生产经营权、宅基地分配权、土地补偿权等权利。
  2.基本实现男女平等就业。
  ──实现男女平等就业,城镇女性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0%以上;
  ──改善妇女就业结构和就业层次,提高妇女在新兴产业、行业的就业比例,逐步缩小男女收入差距;
  ──提高女大中专毕业生、失业妇女、残疾妇女就业率。
  3.女职工享有特殊的劳动保护权利。
  ──进一步改善女职工的劳动条件,建立和健全女性劳动安全及卫生保健设施;
  ──提高女职工的劳动保护程度,落实女性“四期”保护措施,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女性禁忌劳动。
  4.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
  ──女职工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权利;妇女参加基本社会保险的比例同全省社会保险覆盖比例同步增长;
  ──女职工享有生育保险的权利。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全市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0万。
  5.保障和改善贫困、残疾妇女的生活,减少贫困妇女数量。
  (二)策略措施
  1.统筹城乡妇女协调发展,把妇女创业与再就业工作纳入政府经济工作的总体规划,制定和完善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发展、就业的政策措施。
  2.优化妇女就业结构,开发适合于女性的就业岗位。在“十一五”工业规划和商贸规划中,注重妇女就业领域的拓展,大力发展适合妇女就业的企业和行业,不断为妇女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十一五”期间,举办50场女性就业专场洽谈会,帮扶1万名城乡女性实现创业就业。
  3.针对我市城乡妇女就业和创业状况,加大对妇女的实用技术和生产技能的培训,鼓励妇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进一步实施“农村女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引导和帮助农村妇女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积极扶持发展“妇字号”产业基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巾帼创业带头人”。
  4.在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中,为妇女提供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