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徐波同志和尚春明同志在全国勘察设计质量座谈会上讲话的通知 建质质函[2006]111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划委、建设交通委),计划单列市建委: 现将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徐波同志和尚春明同志在全国勘察设计质量座谈会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贯彻执行。 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 二○○六年九月十一日 附: 徐波同志在全国勘察设计质量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勘察设计处长,各省、大区标准设计管理负责人和审查机构代表一道,就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工作进行座谈,青岛市建委和山东省建设厅给予这次会议很大的支持,做了很周到的安排,我首先代表与会同志表示感谢! 这次会议是全国勘察设计质量工作的第四次座谈会,今年的会议我们又增加了标准设计和施工图审查方面的代表,大家聚在一起,共同总结、交流去年以来各地区质量监管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和质量形势,研究加强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工作措施和标准设计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在“十一五”期间我们的勘察设计处、标办以及审查机构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大局,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体现自身的价值,对于进一步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当前的质量状况、面临的形势以及近期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一年来的工作进展情况 去年以来,勘察设计咨询服务体系持续稳步发展,质量监管和行业发展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具体表现在: (一)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 监管制度日趋完善。目前,勘察设计咨询的质量监管已形成了1法、2条例、2部令等基本完善的法规体系,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和义务比较明确,监管措施比较得力。各地在工作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监管模式,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上海市建委深化改革,做了非常好的尝试,初步形成“统一受理、统一管理、统一执法”的新的体制机制模式。河北省建立了综合巡查、专项检查制度以及工程质量管理情况定期报告制度。济南市统筹考虑设计和施工的质量监管,由质量监督站实施对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后的监督检查,有效地保障了施工阶段严格执行审查后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也是一个很好的创新。 施工图审查工作进展有序。各地认真贯彻《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施工图审查机构的认定工作全部完成,审查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作为中介服务的施工图审查稳步推进,有效地保证了勘察设计质量,也为建筑节能等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截止2005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审查机构819家,审查人员16,633人,比2004年均略有增加。2005年全年审查了260,158个工程项目,其中市政工程项目审查量相比2004年大幅增加,达到5,148个,施工图审查已经成为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农房建设的技术服务不断加强。按照中央提出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和勘察设计企业做了大量积极的工作,各地都编制了大量的农房建设标准设计图集免费发放村镇,北京市还组织开展了选派优秀设计师支援郊区建设的试点工作。3月份,我部也专门举行了送图下乡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农房建设的技术服务工作。 (二)勘察设计咨询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壮大 勘察设计企业经营模式逐渐趋于合理。大型综合性建筑设计企业在拓展建设项目前期咨询和后期管理功能方面,以及专业工程设计单位在工程总承包方面发展较快,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骨干企业。2005年,勘察设计咨询行业工程技术管理服务完成合同额合计230.20亿元,其中工程咨询完成合同额为4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6%,工程承包合同额合计97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勘察设计队伍持续稳步发展。2005年,全国共有各类勘察设计企业14,245个,比上年增加了7%;勘察设计从业人员达到107.8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8%,专业技术人员79.7万人,占到从业人员总数的74%,其中一、二级注册建筑师和注册勘察设计工程师共计67,324人次;2005年,施工图完成的投资额达到28,002.6亿元。 技术创新工作进展较快。勘察设计企业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资金投入,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2005年,勘察设计行业科技活动费用支出总额为66.94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80%;企业累计拥有专利6419项,比2004年增加了102%。一大批工艺先进、功能合理,技术难度大、综合效益高的建设工程项目相继建成。不少工程的设计水平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拥有一批技术领先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标志着我国勘察设计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技术水平已经在不少领域取得了质的飞跃。 二、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勘察设计质量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加强和完善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督执法不够严格 这两年,我们连续对建设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情况进行了统计,很多省市是零记录,就目前情况看,这不能简单说明此地区质量状况的好转,相反可能更多地反映出了我们监管工作的薄弱。在去年建筑节能专项检查总结汇报会上,部领导曾指出,当前监管不力是个大问题。他把监管成效分成三个等级,一是违法必究型,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省市达到这个标准,二是杀鸡儆猴型,少数城市在最近一两年做到了这一点,处理了几个典型,但大多还停留在第三种,就是偶发事件型,遇到检查了,或者出了事故了,被动地处理一下。另外,部分地区反映出的,施工图审查制度实施后,一些勘察设计企业反而出现忽视内部质量控制、过分依赖审查机构的不良倾向,这与政府监督执法不严、市场清出不力有很大关系。 (二)勘察设计违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2005年全国共审查了260,158个项目,发现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数268,100条次,每100个项目违反强条数为103条次,尽管相比2004年度的每百项161条次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一次审查合格率仅为41.2%。其中违反地基勘察类、建筑设计类、结构设计类、建筑防火类和建筑设备类标准条文的比例比较高。2005年度全国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和全国建筑节能专项检查也都发现了不少勘察设计的质量问题。 (三)勘察设计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勘察设计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模式相比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不能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实力,境外设计机构在不少重大工程方案竞标中的胜出,既反映出某些建设单位的价值取向问题,也反映了我们企业的自身技术水平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