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发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心脑肺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等重大项目课题申请指南的通知 卫办科教[2006]1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部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在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础上,设立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下简称“支撑计划”)。支撑计划重点落实《纲要》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的任务,支持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公益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 为解决重大疾病防治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公益技术问题,提高重大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水平,“十一五”期间,将“心脑肺血管疾病防治研究”、“常见恶性肿瘤预防、早诊及综合治疗研究”、“重大数字化医疗设备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和“重大出生缺陷和遗传病的防治研究”列为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现将项目课题申请指南发给你们,请按照要求作好组织申报工作。 我部将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申请课题进行评审,择优立项支持。 联系人:李晔 电话:(010)68792244 二○○六年九月八日 附件: 1.申报有关要求 一、申请者和承担单位资格 1.课题申请者应该中国大陆境内的自然人:自然人必须有承担单位。每个课题申请只能有一个课题申请负责人和一个承担单位。对于自然人申请者首先应是组织课题申请和正式提出课题申请的负责人,同时在该课题批准后的实施过程中,是该课题的实际负责人,应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申请课题的研究。用于所申请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在国内工作的时间不少于9个月。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不得主持和参加本项目课题申报。 2.课题申请者的基本条件:课题申请者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年龄在55岁以下(含55岁),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年龄60岁以下(含60岁)。 3.限项申请规定:为保证科研人员能够高质量地开展研究工作,实行限制申请及承担课题数量规定。只能主持申报一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以参加者或合作者的身份参加一项课题。 4.承担单位应符合的基本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一年以上的企事业法人单位。包括:大学、科研机构等事业法人单位;成立一年以上且中方控股的企业法人单位。 5.积极鼓励科研单位与中资企业或中方控股企业联合申报,要确保企业配套资金到位(不少于1:1并纳入统一预算)。 6.课题须通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和各部委科教司申报,不受理个人和其他单位申请。申请指南之外、未发送电子文档及超过受理截止时间的不予受理。 7.申请材料一律采用A4纸打印,装订盖章后(不要过度装订),一式15份寄(送)到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邮编100083),同时将申请书的电子文档发至xixiaohong@vip.163.com。 8、课题申请受理的截止日期为2006年10月12日。 二、申请课题的责任与义务 1.申请者的责任和义务。申请者要按照课题申请指南的要求,认真撰写申请书,要保证所有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申请者在申请课题时,不得弄虚作假,违背科学道德;不得将已经通过其他经费支持研究内容相同或者近似的课题再次申请。对于故意在课题申请中提供虚假资料和信息的,一经查实,将被记入信用档案,并在三年内不受理其提交的任何课题申请。 2.承担单位的责任和义务。承担单位须具备开展支撑计划课题研究所必要的条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承担单位负责认真审核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和经费预算的合理性,承诺在人员和条件上给予保障。 三、咨询 申请过程中,对课题申请指南和申请程序及要求有任何疑问,请与以下联系人进行联系。 1."重大数字化医疗设备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项目 孙燕荣 010-62160309 2.其他项目 李 晔 010-68792244 闫 力 010-82802281-518 2.申请书格式及课题申请书提纲 (试行) 项目名称: 课题名称: 项目组织单位: 课题申报单位: 课题负责人: 起止年限:20 年 月至20 年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 年 月 编写说明 1.本申报书由课题申报单位组织编写,经单位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科技司(局),地方科技厅(委、局)]审核同意后上报项目组织单位。 2.编写要求: (1)课题目标符合项目的课题申报指南的要求,定位准确,指标明确、可考核; (2)课题任务明确,要充分考虑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 (3)课题管理与实施符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4)课题所需国拨经费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管理和使用,并另编制《国家科研项目(课题)预算申报书》; 3.课题申报书A4打印,由项目组织单位确定上报份数。 课题信息表
课题申报书提纲 一、课题概述(500字以内) 二、课题的目标与任务 1.项目确定的课题目标与任务需求分析 2.课题目标与任务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分析 三、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 1.国内外现有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及预期分析 2.课题申请单位及主要参与单位研究基础(已有的研究开发经历,科技成果、科研条件与研究开发队伍现状等) 四、任务分解与考核指标 1.课题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2.主要技术指标(如形成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论文专著等数量、指标及其水平,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或产品的竞争分析,满足项目所依托的重大工程建设或重大装备研制的需求情况等) 3.主要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如技术及产品应用产业化前景,在课题实施期内能够形成的市场规模与效益,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竞争力的作用等) 4.课题实施中可能形成的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及其规模 5.人才队伍建设 6.其它应考核的指标 五、经费预算 1.课题总投资预算、各项任务经费分配及分年度经费需求 2.资金筹措方案及配套资金落实措施 六、课题的年度计划及年度目标 1.课题进度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