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 教体艺〔2006〕3号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是自1985年以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共同组织的第5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本次调研历时近一年,经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教育、体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按照统一的调研方案,顺利完成了现场检测、调研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等工作。现将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5个民族,1320余所学校,调研人数为383216人,其中汉族6—22岁大、中、小学生303363人,回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壮族、维吾尔族、瑶族、土家族、黎族、羌族、布依族、侗族、水族、苗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纳西族、白族、土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等24个少数民族7—18岁中、小学生79853人。检测项目涵盖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4个方面的24项指标。 二、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 (一)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低血红蛋白等常见病检出率继续下降 1.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 2005年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汉族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生长水平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如:与2000年相比,7—18岁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身高分别平均增长0.70厘米、0.31厘米、1.00厘米和0.69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52千克、0.82千克、1.32千克、0.92千克,胸围分别平均增长0.24厘米、0.14厘米、0.26厘米和0.16厘米。19—22岁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身高分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