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 农机发[2006]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机械管理局(中心、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机局、黑龙江农垦总局农机局: 为了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精神,结合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我部组织编制了《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农业部 二○○六年八月二十八日 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序言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是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和发展态势基础上编制的重要的行业规划,是指导“十一五”期间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局,顺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机械化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认真总结“十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成就,科学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格局和主要措施,突出了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 一、发展成就和环境条件 (1)“十五”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成就。“十五”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农业机械化法律保障和政策扶持体系逐步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农业机械化支撑农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化为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机械化法规体系建设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进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确立了农业机械化的法律地位;《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了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对拖拉机的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农业部颁布了有关农业机械化管理的5个部长令、42个行业标准和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出台或修订完善了《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有关配套规章。从中央到地方,一个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已初步形成,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促进的新时期。 --国家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有了新突破。中央出台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农机具给予一定的补贴,并逐步加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和范围,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农机跨区作业免费通行政策。政府引导扶持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机结合,构建了以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业机械化发展投入机制。 --农业机械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十五”农业机械装备发展的预期目标提前实现,2005年底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8亿千瓦,比“九五”期末增长了31%。农业机械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大中型、高性能、新型农业机械发展迅速。依靠科技进步,农机工业优势企业的发展取得了快速发展,产品集中度提高,种类日益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农机产品产销两旺,进出口增加,优势产品竞争力增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业装备生产大国。 --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6%,比“九五”期末提高了3.6个百分点,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了40%;小麦机收水平达到76%,基本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水稻生产机械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机收水平达到34%,比“九五”期末提高了18个百分点,机插秧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玉米、大豆、棉花、甘蔗、油菜、马铃薯等作物及牧草生产机械化取得了新进展;保护性耕作面积持续扩大。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有效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推广应用取得显著进展。国家及地方有关部门加大了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制开发的扶持力度,推动了农业机械化部分“瓶颈”环节技术和技术集成问题的解决。水稻种植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取得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日臻成熟,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配套机具研发取得重大进展。一批科技含量高、适应性强、性能稳定可靠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迅速成长和壮大,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服务机制不断创新。农机销售、作业、维修三大市场日益兴旺,农机服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以跨区作业为品牌的农机作业市场不断扩大,跨区作业已由小麦机收扩展到水稻机插秧、机收,玉米和马铃薯机收等环节。农机作业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宽,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从种植业向畜牧业、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促进了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