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青岛三南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20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结果的通报
【字体:
【发布部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文字号】 环函〔2006〕176号
【发布日期】 2006-05-09
【实施日期】 2006-05-09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部门规章
【法规类别】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青岛三南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20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结果的通报
环函〔2006〕176号

 

各有关建设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为查找并消除化工石化行业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隐患,我局印发了《关于排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办(2006)4号),并组织检查组对2003年9月1日《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后审批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排查。根据排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及时提出了初步整改要求。近期,各建设单位按时提交了项目自查报告和环境风险评价专章。为保证技术论证的科学性,我局委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对青岛三南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20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专章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进一步整改要求。现将排查结果予以通报,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一、经核实,20个项目总投资614.1亿元,基本都制定了事故状态下减少和消除污染物对界区外环境污染的应对方案,排查后新增加了环境风险投资20.11亿元,具体排查结果见附件。

  二、各有关建设单位要根据排查结果完成整改实施计划并报我局备案。整改实施计划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一)按照专家审核意见以及我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的技术评估报告对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专章进行补充完善。

  (二)根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提出逐项落实的时间进度表;确保新增的环境风险投资落实到位,并列出投资细化表。

  (三)对扩建及技改项目,应补充完善对原有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针对存在的环境风险,提出“以新带老”、整改、搬迁及关闭等改进完善措施,并提出逐项落实的时间进度表。

  (四)制定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应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按照“企业自救、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区域联动”的原则,实现企业与地方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

  (五)完成规定期限内的居民搬迁以及排查结果中提出的其他整改要求。

  三、请项目所在省(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监督有关建设单位按期完成整改实施计划。

  (二)定期对建设项目进行现场检查,并于2006年11月30日前将年度检查报告报送我局。

  (三)一旦发现未制定建设项目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或事故防范措施未能按期落实的,应立即报告我局,我局将根据情况依法责令其限期整改或停止建设;已提交试生产申请的,一律不得批准其进行试生产。

  (四)发现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有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应立即报告我局,我局将根据情况依法进行处罚。

  四、必须开展环境风险后评价的建设单位名单将另行公布。

 

二○○六年五月九日

 

  附件:

20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结果

 

 

序号

项目名称

基本情况

现 场 检 查 情 况

         

进一步整改要求

主要存在问题

初步整改要求

上报的风险专章补充、完善内容

新增环境风险投资(万元)

审核后的专章仍需补充内容

1三南化工有限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5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项目新建项目,总投资19.4亿元,建设地点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开发区,濒临胶州湾,目前尚未建设。1、企业对环境风险排查不重视,未在规定时间进行环境风险自查。1、严格按照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号文和环办[2006]4号文的要求进行环境风险自查。1、产品罐区设容积5774.6m3的围堰,并防渗处理。10501、补充排水系统示意图,明确事故废水收集后的分级应急处理方案。1、在项目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认真落实环境风险评价专章和专家审核中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本项目必须做到国外同类先进装置的风险防范措施和监控水平。
2、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深度不够,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2、完善环境风险评价专章。2、对总图进行了调整,在厂址西侧预留了约23529m2用地,事故池总容积可达70000m3,实际容积待设计、施工时核定。2.补充最大可信事故源项及预测,附图说明事故状态环境影响程度与范围,并提出应急分级响应和处置建议。2、黄岛管委会必须妥善落实区域内居民的搬迁安置计划。
3、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和地方环境应急预案衔接不够。3、细化并落实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和石化产业区以及地方政府环境应急预案的衔接与联动。3、建立事故应急监测系统。3、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并与当地政府等的应急预案实现对接与连锁。3、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并与当地政府等的应急预案实现对接与连锁。
  4、编制了《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脚本》。4、开发区管委会应进一步妥善落实区域居民的搬迁安置计划。 
2中国石油兰州化学工业公司7万吨/年苯胺生产装置新建项目,总投资3.9亿元,建设地点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地处黄河流域,现已基本建成。1、原有的2.4万吨/年苯胺装置、2.7万吨/年硝基苯装置虽已停产,但需拆除。1、原有的两套硝基苯装置拆除后必须开展装置区域土壤监测与评价,并根据监测评价结果制订污染消除与土壤修复方案,组织实施。1、根据应急预案的编制及管理要求,给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通过我局风险排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和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增加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投资约14.7亿元,其中本项目新增投资734万元,依托兰州石化分公司部分的投资为1.8亿元。1、细化本项目装置围堰、罐区防火堤,以及废水收集设施系统图。1、加紧对排污口进行整合,规范排污口设置。尽快整改完善消防水收集措施,各类事故废水不得直排黄河。
2、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未完成。2、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要求提出居民搬迁计划,并组织实施。2、补充对5km范围内的保护目标进行排查,补充了厂址合理性分析。2、明确废气事故源强计算参数。2、组织实施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内的居民的搬迁计划,列出资金与提出时间进度表。
3、苯胺项目只有主要装置区设有环形沟,没有围堰,但环形沟不封闭,其他装置区既无环形沟也无围堰,装置区的初期雨水、地面冲洗水收集和处理存在问题。3、尽快整改完善消防水收集措施,消防水不得直排黄河。3、核算了应急污水调储及处理的能力,制定了事故状态下减少和消除污染物对界区外水体环境造成污染的应对方案。3、核定火灾爆炸影响距离,以及对周边设施的影响。3、制订并组织实施原有的两套硝基苯装置拆除后消除区域土壤污染与土壤修复的方案。
4、消防水收集处理系统不完善。4、加紧对排污口进行整合,规范排污口设置。4、监测计划增设了特征污染物因子,增加了应急监测内容;针对危险物料提出了事故泄漏后外环境污染物的消除方案和事故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次生污染的消除措施。4、明确应急预案级别及分级响应条件。 
5、选址在兰州上游,废水排入黄河,环境敏感,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深度不够,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 6、新增措施包括装置围堰和罐区防火堤(600 m2)、砖壁砼槽形底板地沟(1800m)、160 m3硝基苯事故缓冲池、2000 m3事故污水收集池、800 m3罐区粗硝基苯罐和1000 m3罐区粗苯胺罐、各4.5m3的污水切换井和雨水切换井、污水输送(包括回抽)设备、应急防护器材和日常环境监测及应急监测。 5、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应统筹考虑“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环评报告书编制(包括回顾评价和后评价内容),并于2006年10月31日前上报我局。
6、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目前排水口较多,规范不够。   6、抓紧氧化塘方案论证、立项及环评工作。
3中国石油四川80万吨/年乙烯工程新建项目,总投资211亿元,建设地点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临近长江支流沱江,目前尚未建设。1、选址位于河滩地,地下水源丰富,埋深较浅,环境比较敏感。报告书对相关水体的保护目标、事故和风险情况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分析不够。1、进一步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和水循环利用方案。1、中国石油还将就污水处理技术、水循环利用以及防渗措施等进一步进行国外考察,以期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达到废水循环使用,少排或不排。406001、补充丙烯酸及酯风险分析。1、抓紧落实对国外同类污水处理、水循环利用以及防渗措施等先进技术的考察、引进和消化工作,对废水做到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做到少排或不排。
2、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缺少区域、流域环境风险应急的相关内容,尚未制定应急监测方案。2、充分重视渗漏对地下水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风险性,确保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防渗漏措施的落实。2、风险排查后组织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中国石油四川乙烯项目地下水防渗处理总体设计统一规定》,在设计上要求实现场内污水管线地上化、地下管线可视化,并设置地下水监控点,监测并防止地下水污染。安排编制四川乙烯防渗实施方案并进行论证。2、细化排水系统图,确保事故状态下废水不对小石河及下游两岸500m范围内地下水造成污染。污染区(装置区和罐区等)雨水经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场,不得排入小石河。2、在设计及建设中必须确保污染区雨水全部收集,完善厂区防渗措施。
 3、完善环境风险评价专章。3、石化基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正在编制中。3、鉴于地下水环境敏感,污染区雨水应全部收集,细化厂区防渗措施。核实雨水量、事故消防水量,分析事故水池容积的合理性。3、进一步细化排水系统图,确保事故状态下废水不对小石河及下游两岸地下水造成污染。
 4、抓紧开展石化基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4、从环境安全的角度来核算环境事故状态对周围居民敏感点的影响,确保事故状态不对居民区造成大的影响。4、抓紧编制石化基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并上报我局。
   5、细化环境风险监控系统,明确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应急监测方案,包括点位、频率等。5、抓紧落实《中国石油四川乙烯项目地下水防渗处理总体设计统一规定》的编著工作,认真落实相关措施。
4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1,4-丁二醇项目扩建项目,总投资5.8亿元;建设地点位于四川省泸州市,临近长江,目前已开始试生产。该项目处于环境敏感区域,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后,受纳水体在长江的汇入口已成为保护区的核心区。1、进一步提高污染防治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标准,以满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环境保护要求。1、成品罐区、中间罐区、液氨罐区围堰内的水全部进入污水系统。8081、核实最大事故时事故池的容量是否能满足需要。1、必须确保污染区围堰内的水全部进入污水系统。
2、完善环境风险评价专章,统筹考虑既有工程的环境风险防范。2、补充排水系统示意图。2、抓紧落实电石渣场降低环境风险的工程措施。
3、抓紧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和风险防范措施。3、新增2000m3和2400m3事故池各一个。3、进一步落实环境风险应急监测方案。核实在事故情况下对厂外居民区的影响。3、核实最大事故时事故池的容量,必须确保事故状态时污水不外溢。
4、加快开展西部化工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4、增加便携式甲醛、氨测定仪等应急监测仪器。4、进一步核实电石渣场环境风险工程措施。4、认真落实环境风险专章和专家审核意见中提出的其他各项风险防范措施,满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环境保护要求。
 5、甲醇成品运输由水运改为陆运。提高其他产品水运防护等级。 5、抓紧编制西部化工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上报我局。
 6、增设现场监视系统。  
 7、合成氨尿素系统新增事故储罐900m3密闭氨水收集储罐。  
 8、渣场增加100m3监护池及污水返回系统,增加5000m3事故池及污水返回系统。  
5重庆市涪陵水利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工程新建项目,总投资17.7亿元,建设地点位于重庆市,地处长江三峡库区,目前尚未建设。1、地处三峡库区,选址敏感,事故废水应急处理措施有待加强。1、落实区域风险情况下切断袁家溪进入长江的措施。1、补充了PX水运、码头罐区和输送管线环境风险评价内容。5001、完善PX管线环境风险评价内容。1、该项目地处三峡库区,选址敏感,必须落实“袁家溪应急截流方案”,确保事故废水不进入三峡库区并将事故影响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2、应急预案缺少区域、流域环境风险应急的相关内容。2、补充水运、码头罐区和输送管线环境风险评价与措施内容,补充环境风险防范、减缓和应急的具体工程措施。2、增加了5000m3事故池,并进行防渗处理。2、完善各装置风险防范措施分级响应条件和应急预案。
特别声明
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经允许转载的,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作者所有。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人员,我们尽快予以更正。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